看到最近蔬菜價值一直漲,一顆高麗菜竟然要價三百元,除了讓消費者覺得不能接受外,還有果農看到了心裡也不舒服。
在台南鄉下的父親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以前,我們家只要到了橘子的收成季節,全家大小都會全力投入,雖然辛苦,但是因為價格高,所以覺得還滿快樂的;但是現在,由於政府加入WTO之後,水果大量進口,市場上水果種類繁多,直接影響到台灣農民自種水果的價格。就拿這一季的橘子而言,從一開始採收就沒有好價格,扣掉相關成本,農民所賺無幾,如果再想一想照顧橘子所付出的心血,農民那種無奈的心情,又有誰能夠理解呢?
還有,中盤商在整個水果運輸過程中扮演著相關重要的角色,因為農民只懂得將水果送到果菜運銷公司,之後就是一張清單,然後錢就直接匯入戶頭,這中間根本沒有任何討價還價的空間,如果政府不加以管制,那麼農民再怎麼樣努力,絕對都難逃被剝削的命運。
記得有一年,我們家的柳丁在送出第一批收成到果菜運銷公司之後,扣掉裝箱費用及運輸費用,已經沒有利潤,這不算之前的農藥及人工成本,最後只好忍痛讓這些柳丁自然掉落。父親雖然開玩笑的說,希望能夠成為明年的肥料,但是他心裡的痛,誰能了解?
政府為了照顧農民,將老農年金提高到六千元,但是如果再回過頭看看這些年來果農的損失,那真的是一種諷刺。因為,愈來愈多的年金,是否就是在補償愈來愈多的農產品損失呢?如果是,相信大多數的農民還是希望政府能夠正視整體的產銷及價格問題吧!
李坤隆(高市/大學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