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員潮起 通縮警訊 政府須正視

立源(高雄市/商) |2008.11.24
609觀看次
字級

最近各大媒體不斷報導國內外知名企業,紛紛傳出大規模裁員,甚至關廠的消息,還有許多原本難求的黃金店面,招租紙條滿天飛,卻門可羅雀的景象,讓人覺得不但「今年的冬天會很冷」,還可能會冷到明年底。

主計處宣布第三季,甚至到明年第一季的經濟都將「負成長」後,不但企業、民眾恐慌,外資也落井下石,除了持續把台股當成提款機,還發表極度悲觀的評估報告,有的更是認為「台灣明年將步入通貨緊縮」。

平心而論,外資的分析報告不見得精準,大可不必隨之起舞,但以目前種種跡象來看,台灣勢所難免陷入通縮危機,政府官員應戒慎恐懼「諮諏善道,察納雅言」,提早準備應變措施,以免到時候措手不及。

通縮比通膨還可怕是公認的事實,通膨固然不受歡迎,但至少市場維持成長,民眾所得穩定增加,即便物價上揚,還是樂於消費;通縮則是經濟發展的頭號殺手,表面上各行各業都降價,似乎到處都有便宜可撿,但事實上,除了收入在金字塔頂端的族群,樂得消費外,絕大多數的民眾收入都減少甚至消失,實質購買力下降,加上對未來的不確定感加深,愈來愈不敢花錢,表現在經濟方面就是通貨緊縮。

企業獲利將因此大幅縮水,以裁員直接、迅速地減少支出,或許這也是外資認為「台灣明年將步入通貨緊縮」的理由之一。

  裁員也會引發連鎖反應,尤其是市占率高的龍頭企業,裁員很可能使得中下游廠商跟著裁員,導致失業人口增加,被裁員工因經濟及心理因素,恐會造成的社會問題,並加重國家的社福支出,影響國家財政,不容政府小覷。

經濟本是不斷在擴張、持平、衰退和復甦的循環中周而復始,道理正如同「物極必反」,不可能永遠繁榮,也有復甦的一天,重點是政府必須走在循環的前面,適時為人民制定趨吉避凶的政策,而不是等到經濟已步向通縮才開始緊張,請內閣官員上緊發條,否則「陳力就列,不能則止」吧。

立源(高雄市/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