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別再製造教改白老鼠

路仁(北縣淡水/副教授) |2008.11.24
572觀看次
字級

教育部長鄭瑞城表示,明年將「大膽」改革升學制度,納入在學成績為依據,高教司長解釋,在學成績將涵蓋學生平時考、模擬考、品格考量等成績。

十多年來,每位教育部長都想改革,可惜政策常是繞圈子。教改之初,就有所謂的「國中生自願升學計畫」,讓國中生以在學成績為升學依據,在生出一批身心受創的教改白老鼠後,匆匆停辦。

其原因是,以聯考成績決定升學,同學是共同面對挑戰的朋友,以在學成績決定升學,同學成了敵人;而聯考壓力集中在一次,以在學成績為依據,卻讓壓力蔓延到每次小考,甚至是團康活動;此外,品格也列入評量,許多學生撿到失物,不直接交給遺失同學,送到訓導處換德育成績。

考量東方民族的獨特文化,日本、中國大陸與印度仍走台灣過去的聯考制度,也培養出吸引企業的優秀人才。

  反觀台灣的教改,卻創造出能力、品格都讓企業頭痛的草莓族,足證聯合考試,並非如一些官員所言是萬惡之源。

歐美國家也有許多考試,升學壓力不那麼嚴重,不在於升學方式多元,而在於教育者不會將人貼標籤、分等級,讓人盲目競爭;教育部依此理念廢除了國中「資優班」、「普通班」、「後段班」,卻藉由卓越計畫與評鑑制度創造出「頂尖大學」、「普通大學」、「後段班大學」的大標籤。

在升學制度上多元改革,如同開闢多條登山路,要登往同座山峰(名校)的學子,終究會狹路相逢,升學壓力不會消失,若教育部不亂貼標籤,學子自會像歐美學生一樣,依校風、所在地、辦學理念、自己能力,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大學,而考試也會如健康檢查般,成為檢驗學生能力的程序,而非壓力的來源。

去年,民意對經濟與教育政策的憤怒之拳,擊倒綠色政權,如今經濟之拳已轉向痛擊新政府,鄭部長上任後,留用杜部長提拔的人才,並未大力改革,在政策上亦「杜規鄭隨」,若馬政府不妥善因應,教育之拳很快就會回擊藍色政權,在明年縣長選舉時,造成真正的鐘擺效應。

路仁(北縣淡水/副教授)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