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西洋擊劍藝術 新莊見招

記者李宇政專題報導 |2008.11.23
550觀看次
字級

2008台北擊劍公開賽暨第14屆聯新盃擊劍賽20日至23日,在台北縣新莊體育館進行4天比賽,今年包括我國在內共計有9個國家及地區、近370位劍手角逐。

中華奧林匹克委員會指出,「擊劍」運動是兩人持劍以劈刺動作,進行攻防格鬥的體育運動,包括鈍劍、銳劍、軍刀等3種。1896年首屆奧運會即已列為正式比賽項目。

現在擊劍器材是由古代武器演變而來的。在2千多年前的埃及,就有類似擊劍的單支劍打鬥,當時可能只是宗教儀式的一部分。

中世紀的歐洲,擊劍被列為騎士的必修課程,並以擊劍進行決鬥。到了16 、17世紀,擊劍藝術色彩加重,強調擊和刺的動作,不像過去強調打鬥功用。

法國人發明短輕的法國式劍之後,擊劍漸漸演變成技巧性強、速度快的運動。發展到18世紀時,金屬鐵面罩的發明,使擊劍進入新的時代,更可發揮各種靈巧的技術。

到了現在,擊劍成為兩位選手各持特製鋼劍,穿戴護具,在特定的場地、時間和劍數內,或擊或刺或劈,進行格鬥的體育運動。1896年在雅典舉行的第1屆奧運,就有了男子軍刀(大陸稱佩劍)與鈍劍(大陸稱花劍)的個人賽。第2屆奧運又增加男子銳劍(大陸稱重劍)個人賽。3種武器的競技特點各有不同,相對而言,鈍劍更具運動性,軍刀速度最快,銳劍則更需要技巧和準確性。

今年來台比賽的外隊包括日本、香港、印度、新加坡、泰國、澳門、巴林及敘利亞;去年男子軍刀團隊冠軍的韓國隊今年缺席。

中華民國擊劍協會祕書長蔡育德表示,今年台北縣政府不論在軟、硬體方面皆提供大力支援,尤以台北縣新莊體育館作為比賽場地,更給予選手展現個人實力的最佳舞台。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