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教室》製造口香糖的主要原料---人心果

吳添進/文.圖 |2008.10.15
2035觀看次
字級


 人心果因為果實的縱剖面像人心而得名,這是中國廣東省稱呼的土名。人心果屬山欖科的熱帶常綠喬木,原產於墨西哥南部和中美洲北部,民國九年由爪哇引進台灣,在嘉義及斗六栽培最多,幾乎成為當地的特產。

 由於人心果的果實像柿子,又為了紀念義人吳鳳,嘉義地方政府在民國三十七年正式將它命名為「吳鳳柿」。但一般人以英名Sapodilla來稱呼,音譯稱為「沙漠吉拉」,閩南話乾脆叫它「查某囡仔」。

 人心果樹高可達十八公尺,全株富含白色汁液的樹膠,是製造口香糖的主要原料。樹皮灰黑色,幼枝先端及幼芽,都有鏽色的絨毛,葉互生具細柄,叢生於枝端,呈倒卵狀橢圓形,兩面平滑,革質。花很小,單生於新枝葉腋,花期很長,整年都能看見花。花謝後,要大約經過九到十個月以後,果實才會成熟。

 它的果實為圓球形漿果,狀大如梨,果皮薄呈淡褐色,長得很像馬鈴薯、奇異果,貌不驚人。果肉含有膠質和砂細胞,糖分極高,可生食亦可製果汁、果醬,吃起來潤滑甜蜜,風味特殊。

 人心果採下後放置五到七天,等軟化熟透即可食用,未熟的果肉常會黏附在牙齒上,吃起來有口香糖混合細砂的感覺。它是一種較特殊的水果,很多人不認識它,也不敢吃它,有的人怕它的特殊味道,但敢吃的人都說香甜好吃,讚不絕口呢!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