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禪話》何處有山河?

星雲大師 |2010.12.12
2092觀看次
字級

明朝曹洞宗的湛然圓澄禪師,得戒於雲棲袾宏大師,曾駐錫過徑山萬壽寺、嘉興東寺、雲門顯聖寺、南京延壽寺及紹興華嚴寺等處。

某天,魯據梧、朱交蘆等居士來拜訪禪師,眾人在客堂裡談經論道,席間有位居士問:「佛教認為世間萬象、山河大地,全是因妄想而成的,是嗎?」

湛然圓澄禪師回答:「確實如此。」

這位居士就問:「既然妄想可以成就世間萬法,那麼和尚可否動念,想一塊黃金出來好嗎?」

湛然圓澄禪師說:「我想好了。」

居士說:「既然想好了,請和尚拿出來讓我們大家看一看吧!」

湛然圓澄禪師聞言,便反問這位居士說:

「您是否曾在寂靜的時候,心裡浮現出所住的杭州城,有這樣的經驗嗎?」

居士回答說:「有啊!」

禪師:「您在想的當下,杭州的亭臺樓閣、人物街道,是否清楚地在眼前呢?」

居士說:「當然是啊!」

湛然圓澄禪師便猛然向前一伸手,說:「那麼,何不拿出來給山僧一看呢?」

居士一聽,張目結舌地說:「話……是這樣說沒有錯,可是想歸想,要我拿出來,是萬萬不可能的呀

!」

湛然圓澄禪師笑笑地說:「你既然拿不出來,又怎能叫我把黃金拿出來給你看呢?」



佛法,有所謂的理與事。像心中擁有三千世界,或是將天地統統包容於一心中,此理就等於佛法所說的「一中有多,多即是一」。又如「三界唯心,萬法唯識」這也是理,但是理不能廢事,因此事相是事相,理與事不可混為一談。

儒家有謂「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雖然看了、聽了,但由於無心於萬物,又能成就些什麼呢?假如我們將智慧、慈悲及發心,用於建築大樓上,那麼這棟大樓不就有我們的智慧、發心嗎?如果把它用在發明電腦、汽車……世間的萬事萬物上,那不就處處都有我們的心意識嗎?

所以,心能貫穿時空、包容萬有,即此之謂也!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