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報導

    2025.11.27
    治青春痘 光動力療法也有效

    【記者王淑芬高雄報導】不僅正值青春期的少男女為之所苦,即使中壯年也有不少人還有皮脂分泌旺盛的情形,為滿臉痘花感覺沒面子。 皮膚科醫師說,青春痘(痤瘡)是讓人苦惱的問題,有些患者因體質或備孕,不適合外用藥物或口服A酸,也能透過光動力療法得到改善。 青春期惱人的皮膚問題首見於痤瘡,門診多數是高中、大...

    2025.11.27
    壓力、熬夜、作息不規律 小心年輕型中風

    【記者王淑芬高雄報導】四十一歲的宋女纖細的體態沒有三高,持續一個月頭痛,還出現嘔吐、暈眩難耐,電腦斷層掃瞄檢查出右側小腦梗塞導致阻塞水腦症,緊急進行下枕骨切開術減壓並引流腦脊髓液,才改善頭痛欲裂病況。 宋女是護理人員,近來常常覺得頭痛且工作太過忙碌,致多次誘發嘔吐再就醫。醫生診斷是「年輕型中風」。...

    2025.11.27
    罹血癌常延誤治療 4警訊速就醫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綜藝天王沈玉琳日前因血癌暫停演藝工作,也讓急性血癌議題再度浮上檯面。醫師提醒,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ML)來勢洶洶,台灣每年近千人確診,4大症狀包括臉色蒼白易疲倦、不明發燒、無外力瘀青或出血、骨骼與關節疼痛;因不具特異性,常被誤認為貧血或感冒,延誤治療。若症狀持續2周以上,務必就...

    2025.11.27
    老年憂鬱率逾1成 微電影陪銀髮族紓壓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世界衛生組織推估全球老年憂鬱症盛行率約10%,台灣卻高達13.3%,推估約有61.4萬名長者受憂鬱情緒困擾。為喚起社會對「老年心理健康」的重視,董氏基金會與寶佳公益慈善基金會昨日共同推出新書《80歲,還能跑跳碰:歲月會增,心不必老》及老年憂鬱防治微電影《你說,我想聽》,希望透過...

    2025.11.27
    IACT跨宗教感恩日慶典 香雲寺與會

    【人間社記者本瑜奧斯汀報導】美國德州中部跨宗教行動組織(Interfaith Action of Central Texas,iACT)第41屆年度「跨宗教感恩日禮拜暨慶典」,23日於St. Michael’s教堂隆重舉行。今年主題為「讚頌恩典(Praising Grace)」,以跨宗教的祈禱與音樂...

    2025.11.27
    南台別院贈《365日》 禧榕軒大飯店散播中華文化

    【人間社記者劉妙秋台南報導】中華古今人文協會十九日致贈《獻給旅行者365日》中英文版共三百本,予台南市禧榕軒大飯店,由佛光山台南區總住持滿舟法師、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副總會長暨中華古今人文協會顧問劉招明伉儷代表致贈,禧榕軒大飯店總經理陳晃展代表受贈。出席貴賓包括佛光山榮譽功德主黃淑美、國際佛光會督導與...

    2025.11.27
    大馬跨宗教文化交流 雪州官員東禪寺抄經

    【人間社記者心崇仁嘉隆報導】由馬來西亞雪蘭莪州政府及雪州消除貧困常務委員會主辦,聯同瓜拉冷岳縣土地局(PDTKL)與市議會(MPKL)合辦的「Karnival Blueprint & i-SEED雪蘭莪2025嘉年華會」,於22、23日在摩立海灘廣場(Dataran Pantai Morib)舉行。...

    2025.11.27
    高美館 連結失落的風景

    高雄市立美術館KSPACE高雄實驗場,推出伊朗裔德籍跨領域藝術家卡里米(Parisa Karimi)個展「連結失落的風景」,她以大型裝置創作呈現土地風景,展期至明年1月4日。圖/中央社

    2025.11.27
    研究倒立水母修復力 獲黑潮獎助金

    【記者王淑芬高雄報導】高雄市林園海洋溼地公園內的潛水區孕育很多水母,「倒立水母」是很多親子認識水域生態的入門,清澈水質能看透水母自在悠游,也能探索特殊生態習性。林園高中同學以「梅杜莎的祕密:仙后水母再生」為題,在實驗室發現牠們有驚人的再生及修復能力。 同學從溼地到實驗室的研究,在全國性海洋教育競賽...

    2025.11.27
    全台首間電競級AI教室 東海啟用

    【本報台中訊】邁向AI大學新里程碑,台中東海大學昨日啟用第5間AI電腦教室,包含全台第一間「電競級AI教室」。 東海大學指出,此次推出具備電競等級GPU(含 GTX/RTX)與高效能工作站的AI教室,提供可支援大型語言模型訓練、生成式AI開發的高速運算環境。學生在課堂即可深度學習、資料處理、模型訓...

    ...
    1 2
    ...
    4240
    1 / 4240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