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報導

    2025.11.02
    【修行在人間】佛心的慈視6

    文/心培和尚 你能摒除雜念,不思善,不思惡 不生起一念攀緣的心 就能發現自己的本來面目 他不曾離開你,也未曾失去 別想用意識形態去明白 或想像是一個什麼東西 任何心識的構思都無法照見 只有放下一切的妄想才能發現 本來面目是什麼?他不是什麼 如同呼吸那樣自然,就是這樣

    2025.11.02
    【人間行者心】義工中的義工

    文/潘青霞 「真沒想到,我會變成佛光山西來寺的鄰居,見證西來寺的落成!」曾任多屆國際佛光會洛杉磯協會理事的林吳月姬說,一九七九年她定居於洛杉磯High Tor社區,沒想到後來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在社區旁建設西來寺,她因此與佛光山結下深厚的法緣。 一九八八年,西來寺落成,被視為星雲大師海外弘法...

    2025.11.02
    心培和尚法音宣流 《六祖壇經》的修行觀

    文/林信伶 佛光山普賢寺於十月二 十六日舉辦佛學講座,特別禮請佛光山退居和尚心培和尚主講「《六祖壇經》的修行觀」。 心培和尚從「佛法在世間」、「自性三學」與「如何坐禪」三個面向,深入闡釋《壇經》中的修行理念,引導信眾在日常生活中落實修行,使佛法融入生活中的每一刻。信眾踴躍出席,恭聆法要,至心納...

    2025.11.02
    亞馬遜雨林動物奧祕

    文/朱莉雅 過去40年中,亞馬遜雨林經歷了大規模的伐木、開墾牧場和採礦開發,導致森林砍伐和對原本遺世獨居的部落原住民的生存迫害。相對的,也有一批生物學家、野生動物攝影者、探險家,前往雨林深處進行研究和拍攝,逐漸揭祕亞馬遜雨林中的特殊物種,讓世人驚歎這塊土地豐富的寶藏。 例如,美國國家地理學會贊助...

    2025.11.02
    風水順遂 身心安適

    文/本報綜合報導 大自然的山勢、水流、氣候與陽光,構成人類生活的基礎環境,也深深影響著生活方式與心理狀態。自古以來,人類就與自然共生,古代風水學強調「天人合一」與「順應自然」的哲理,今日科學與環境設計的研究亦指出,良好的自然與地理環境能有效提升健康與幸福感。 順應天地之理、善用風水之勢,能讓生活...

    2025.11.02
    【核心智能】視覺感官洞察力

    文/本報綜合報導 人類對世界的理解,始於感官,而視覺則是其中最具主導性的知覺系統。從環境布局、色彩搭配到自然光線的變化,人們透過「看見」來理解存在空間,並從中產生心理反應與行為模式。視覺感官不僅是一種觀察世界的能力,更是一種理解環境與自我關係的「核心智能」。 視覺能讓人從日常空間中捕捉細微的秩序...

    2025.11.02
    【易水硯傳承人】鄒天然 硯雕藝術讓石頭成倍增值

    文/記者金良快 2008年,易水硯製作技藝被評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硯雕大師鄒洪利被確定為這一非遺技藝的代表性傳承人。十多年過去了,如今這一接力棒,交到了鄒洪利的女兒鄒天然手中。 易水硯產於河北省易縣的易水河畔。「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易縣作為千年古縣,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產...

    2025.11.02
    【湖筆傳承人】范玲英 用柔軟羊毫填平命運溝壑

    文/記者劉婧宇 一枝筆,一顆心,范玲英和工友們用柔軟的羊毫填平命運的溝壑,把無數平凡的日子,織成滿是希望的模樣。 「憑什麼說殘疾人做不好湖筆?」范玲英一口氣憋在心裡好多年。 毛筆是溫柔詩意的,可在范玲英手裡,最軟的毛卻成了最利的劍。在她指尖握住筆桿的瞬間,蓬鬆柔軟的羊毛似被注入筋骨,有了畫...

    2025.11.02
    【森活日誌】欒樹紅了

    文/王家英 寒露過後,天母忠誠路上的欒樹,綠油油樹梢上的果實,漸由黃轉粉變紅,可惜等不到霜降,天母人還來不及迎著舒爽的秋風,好好欣賞那一叢叢不同層次的紅,迤邐搖曳的風情,它們就給這一連幾天不停歇的風雨,打得七零八落…… 今早上市場,人行道上四處可見連枝帶葉的蒴果,小水窪也被飄浮的落果填滿,我撿起...

    2025.11.02
    【綠手指筆記】小花犀角 見證防疫小確幸

    文/水珠兒 2021年5月新冠疫情進入三級警戒,那時我買了八盆仙人掌,在防疫生活中,一草一木都成了小確幸。 一年多的防疫日子裡,我養的仙人掌與多肉植物十分賞臉,花開爛漫、賞心悅目。我捕捉它們的美好畫面,並將特色一一記錄下來與朋友分享。 猶記得當時養仙人掌時,一門心思全放在「開花」上——從挑選購...

    ...
    1 2
    ...
    4196
    1 / 4196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