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報導

    2025.05.01
    【人生行旅】優雅站起來

    文/洪金鳳 一回,獨自回故鄉澎湖旅行。午後,到訪馬公市金龜頭砲台文化園區,以相機設定十秒自拍,就在放好相機,後退準備就拍照位置時,卻一個小不心踩空,肇致雙膝跪地,一摔有痛感。 當時觀光客頗多,在我身旁親眼目擊我摔倒當下的年輕旅客大約有三四位,他們都立刻前來關心,異口同聲問道:「有沒有怎麼樣?我們...

    2025.05.01
    【詩】一整個春天的細草葉

    文/紀小樣 我在你的窗前 每天放下一根細細的草葉 有時被風吹走、有時被太陽晒乾 有時剛好被鳥雀銜走 去做牠們乾淨的窩巢 我將接續在你的窗前 每天放下一枝細細的草葉 但不告訴你澳大利亞有一種雀鳥 那是牠對天地傳達意愛的唯一方式 我預計一整個春天 從八重櫻開到蟬聲噪起,每天...

    2025.05.01
    【阿三在美】「口才」徒弟

    文/文外 本棱在幫忙發盒飯,不小心把給阿三的筷子掉到了地上,忙再遞去一雙乾淨的,口中説道:「還是我對你最好吧!」阿三卻立馬回了句:「説不定這是前邊的人掉的,你也這麽說對吧?」 身後有人一陣笑,原來是小秋和參加辯論比賽的夥伴小胖胖來了。小胖胖一伸大拇指:「阿三叔果然嘴皮子溜,配得上當咱的師傅!」原...

    2025.05.01
    退休之後

    文/方秋停 「恭喜!恭喜!」 提出退休申請後同事紛紛向我道賀並投以羨慕眼神,生命過程中讓人賀喜的機會不多,沒想到竟包括這場合。 從職場退休代表某階段人生任務的完成,即便沒有偉大成就仍屬功德圓滿。退休前一學期最愉快,往昔難以忍受的人事已無所謂,反正以後無須再面對。退下工作舞台,遠離光采與煙硝,成...

    2025.05.01
    【十步芳草】茴香記

    文/張敞 冒雨帶回一把茴香,繖形花序,開著像金色的傘,可笑的是我以大傘護「小傘」,自己溼透了,花束分毫未損,幾滴雨珠更顯清麗。 其實不是茴香,而是甜茴香。我想起繞口令似的介紹:茴香另名大茴香,種子便是熟悉的八角,又稱八角茴香;而甜茴香是小茴香,另名時蘿。但在台中的某些菜攤,會稱時蘿為大茴,把茴香...

    2025.05.01
    【戀戀台灣風情】松崎萬長與台灣總督府

    口述/林衡道 撰文/邱秀堂 日據時期的台灣公共建築,在當時的官僚主義之下,其設計必須由東京帝國大學建築科畢業的名師擔任,至少,得要掛著具有這樣高學歷的名字。因此,實際設計、監工的人,有時並不是名義上的設計者。台灣總督府大廈,也發生了這樣的情事。  台灣總督府是在明治四十二年(一九○九),由當時...

    2025.05.01
    【佛源成語】嚴土熟生

    文/佛光祖庭宜興大覺寺 原作「嚴土化人」。即莊嚴妙土、成熟眾生。 《淨名玄論》:「如釋論云:『般若將入畢竟空,無諸戲論。方便將出畢竟空,嚴土化人。』」 (摘自《成語之美》筆記書,上海大覺文化出版)

    2025.05.01
    【時代顯影】中華民國與一九七○年大阪世博會

    文/尚智 四月十三日,備受國際矚目的「大阪‧關西世博會」正式開幕,會場位在日本大阪灣的人工島──夢洲,展期預計六個月。 回顧歷史上第一次的世界博覽會,是一八五一年在英國倫敦海德公園舉辦的「萬國工業博覽會」,用以展現英國在工業革命之後的先進實力,當中最具特色的展場是以大量玻璃與鐵架支撐的「水晶宮」...

    2025.05.01
    【島嶼拼圖】千年古村落 ──金門陽翟老街

    文/apple 陽翟,位於金門縣金沙鎮光前里,據載是金門最早開發的聚落,始於唐末五代時期。 五代開基始祖陳達,原籍河南光州固始陽翟人,五代開國時被派職至浯洲(金門舊名)治理鹽務,便沿用故鄉陽翟為地名,示其不忘本。故「陽翟」,亦俗稱「 浯陽」(浯洲的陽翟),陳達又稱「浯陽始祖」。陳氏族人至此落地生...

    2025.05.01
    【童詩.童思】大休息

    文/蘇善 貓拱背,腹部收緊 (施展瑜伽魔力) 嬰兒式,額頭點地 (深沉呼吸不憋氣) 仰躺攤成大字 睡覺式,保持清醒 感受肢體 右手的矛放下了 (包括菜刀鏟子以及筆) 左手的盾放下了 (譬如課本口罩以及手機) 右腳的飛鞋踢開了 (管他里程怎麼累計) 左腳的石膏拆掉了 (忽...

    ...
    1 2
    ...
    3853
    1 / 3853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