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報導

    2025.07.11
    【人間小品】窗台小花

    文/蘇佳欣 打開窗戶,都市叢林的天際線(skylines)是由高樓大廈與天空,或是自然地景所構成的整體結構。以上是維基百科對天際線全景或「城市輪廓」的定義。 可惜的是,在城市蝸居的我,在家中所看到的天際線,少了幾分自然地景。住在高樓,固然可以享受視野遼闊的好處,從早到晚光是雲朵的形狀和天空的顏色...

    2025.07.11
    【守護天使】我家老狗

    文/潘保物 在我們這條巷子裡,「Q比」可是出了名的「顧家狗」,只要有人踏進門口的白線範圍,他就會立即警戒、緊盯對方,必要時還會大聲吠叫。有一次朋友來家裡聊天,離開前順手抓了一口紅豆餡吃,竟被Q比從後面咬了一口,嚇得哇哇大叫! 養寵物其實是一種幸福,也是一門細膩的「語言藝術」。從Q比的眼神、肢體動...

    2025.07.11
    【異鄉人間】我的窮酸氣

    文/邱瀟君 午餐會議中,正想讚美牛排的鮮嫩,同桌幾位貴婦竟紛紛抱怨:「這牛排怎麼這麼柴?」「比小統一的差多了!」「待會我們去吃法式的好不好?」都把餐具放下,放棄這一餐。我看著那香氣撲鼻、外焦內嫩的牛排,沒氣質地問:「你們不吃,可以讓我帶回去給狗狗嗎?」在旁人錯愕的眼神中,我邊打包邊拍照傳給女兒:「...

    2025.07.11
    【斗室有燈】我見過利刃般的眼神

    文/張光斗 甲公司大老闆會殺人的眼神,自此成為我長期惡夢的來源;時至今日,哪怕臉書上,看到別人貼出,有那位大人物笑容可掬的照片,我都會背脊一涼,全身泛起雞皮疙瘩…… 近五十年前,我服的兵役是海軍陸戰隊。 世新畢業,沒有考上預官,自然要去服大專兵役。當時,還沒拆除的潭子戲院,坐滿了役男,隨著...

    2025.07.11
    【詩】阿勃勒

    文/陳鉢秘 著一身金黃, 亮閃閃。 裊裊婷婷 應信而至 縱是雨霧繚繞 也似晴日安好── 燦笑枝頭知多少, 簌簌風起 飄落亦不老。

    2025.07.11
    【古德傳法】鳩摩羅什的舌舍利傳奇(下)

    文/陳齋 鳩摩羅什的舌舍利典故之所以能夠流傳千年,在於它超越了單純的宗教奇蹟,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 首先,這是對翻譯工作神聖性的終極詮釋。作為中國佛經翻譯史上四大譯經家之首,鳩摩羅什共翻譯佛經三十五部二百九十四卷,包括《金剛經》、《妙法蓮華經》等漢傳佛教最核心的經典,並以身體器官擔保文本準確...

    2025.07.11
    【地方采風】兩方安溪石刻

    文/洪少霖 現今,大陸福建省安溪縣有兩方石刻,為書法藝術「畫押組字」,屬於奇妙拼合。其構思巧妙,引人深思且富有寓意,顯之趣味。 唯善呈和 安溪縣龍門鎮大生村有一座「雙溪廟」,原名「威鳳廟」,始建自清代乾隆年間,主奉關帝。其旁有一方大石,上刻「唯善呈和」,中間有一「口」字共用,右「唯」上「善」、...

    2025.07.11
    【美哉斯土】溫柔悲憫:台灣人的神鬼信仰

    文/辛夷 台灣人的神鬼觀,是溫柔的,是悲憫的,是一種與天地萬物共存的生活智慧。 在這塊潮溼溫潤的土地上,神與鬼從不是遠在天邊,也不困囿於地獄。他們住在山林水澤、老厝神龕、路邊土地廟,甚至就在人們的夢中與日常對話裡。當你走進菜市場,攤販會叮嚀你今天初一十五要拜拜;當你在傍晚路口看見燃燒的金紙,總會...

    2025.07.11
    【走讀城鄉】除舊、復古、觀光──七堵彩繪街弄

    文/丹青 雨都基隆市因多雨經年潮溼,房舍容易因雨水髒汙老舊。二○一八年,正濱漁港彩繪樓屋的浪漫風情,透過無數網紅美照的傳播,使當地成了熱門的觀光景點。然而,正濱漁港彩色屋其實是為了推廣觀光「城市色彩計畫」產出的一組作品,雖亮眼卻與漁港土地的連結不深。 這一兩年來,基隆市政府持續推動改善市容的公共...

    2025.07.11
    【名人故事館】明代的茅坤(下)

    文/陳韋哲  文壇上針對內容空泛的作品,有過幾次很重要的反制運動,那就是由唐代的韓愈、柳宗元,以及宋代的歐陽修、王安石、蘇洵、蘇軾、蘇轍、曾鞏等人所接續發起的「古文運動」。這場「古文運動」,強調要學習先秦兩漢時期重視文章內涵的創作風格,並希望藉此改善當年整個文壇充斥著的「形式主義」。 而在明朝中...

    ...
    1 2
    ...
    3980
    1 / 3980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