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少擾動表土 保留有機碳 免耕農法優勢多 土壤健康保肥力 編譯/韋士塔 |2025.07.19 語音朗讀 72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不翻耕鬆土,也能直接栽種作物。圖/取自Earth.com網站免耕農法可減少土壤侵蝕。圖/取自Earth.com網站免耕農法減少土壤擾動。圖/美聯社免耕農法農地的產量會逐年提高。圖/取自Earth.com網站機械耕作可能對土壤造成負面影響。圖/美聯社 編譯/韋士塔 在人類漫長的農業歷史中,翻土耕作一直是不可或缺的一環。早期,人們以手工耕作,隨著科技進步,出現了由動物拉動的耕作機器,更逐漸出現各式各樣的機械化,甚至全自動化的耕作機具。然而,近年來,科學家開始探討,這種已有數千年歷史的耕作活動,是否真有必要。隨著環境保育意識興起,農業淨零議題開始受到關注。研究顯示,全球因森林砍伐、工業化的農業生產方式,以及大量使用化肥農藥,使土壤流失了原有50%以上的碳貯量,並以二氧化碳形式釋放回大氣中。因此,改善林地與農地保護措施,減少本應儲存在土壤中的碳釋放至大氣中,是非常重要的課題。在這個背景下,「再生有機農業」(Regenerative Organic Agriculture)就成為土壤固碳更明確的操作方式,強調免耕犁、覆蓋作物、輪作、堆肥等友善土壤的農法,增加土壤碳封存,以因應氣候變遷。專家指出,再生有機農業中的重要一環便是「免耕農法」(no-till farming),透過減少耕犁與種植保護土壤的覆蓋作物等方式,減少土壤擾動,保留土壤中的有機碳。研究人員表示,農民與園丁的傳統耕作,主要有幾個目的;首先是把堅硬的土地打碎,為作物的根系提供生長空間,因為植物需要鬆軟的土壤才能生長。其次,翻土能夠將養分有效輸送到土壤深層,並能讓土壤與肥料充分混合,為作物創造更健康的生長環境。第3種作用則是消滅雜草,為作物減少養分競爭。然而,耕作確實有一些缺點;最廣為周知的,就是破壞土壤結構。自然的土壤並非只是泥土,加州大學農業與自然資源部指出,土壤由基岩與岩石經過風吹雨打侵蝕分解而成,包含養分、礦物質及微生物,這些都有助植物生長;耕作會擾亂土壤的物理結構,並隨著時間推移,導致土壤愈來愈緊實、密度過高,不利植物根系生長,並且使微生物缺乏所需的氧氣。耕作的另一項缺點是加速水分流失,使原本潮溼的土壤變乾,這對於任何植物來說,都不是理想的環境,尤其是幼苗。另外,耕作的初衷之一是消除雜草,但有時會產生相反效果,因為在碾碎雜草的過程,雜草種子可能被帶到更接近土壤表面的地方,使其能夠發芽。相較之下,免耕農法有許多優勢,吸引農民採用這種技術。專家表示,耕作土壤,即使動用耕耘機,也需耗費時間;例如,美國的平均農場面積為444英畝,即使以每小時10英畝的速度耕作,也需要一整周的時間才能完成。採用免耕方式,可節省時間,提高效率。免耕農法還能減少土壤侵蝕,保護珍貴的表土與有機物質,保存原生土壤肥力。此外,免耕農法可避免擾亂土壤中的微生物群落,提升土壤健康。這種對環境友善、對土壤健康有益的耕作方式,是邁向永續農業的重要一步。 前一篇文章 落實清潔工作 推有機耕種 印度最永續村莊 從家庭開始改變 下一篇文章 優化流程 可開發抗病性更強作物 量子運算 推動精準農業革命 熱門新聞 01【詩】 颱風天裡播放Heisei2025.07.1402【修行在人間】佛心的慈視22025.07.1303【圖文書】《當你發現一顆剛剛好的石頭》 一顆石頭 一個新發現2025.07.1304【閃文集】印刷的奇蹟2025.07.1505儀式 創造不凡生活2025.07.1306【森活筆記】皺葉椒草 綠色解憂神器2025.07.1307做一棵照亮別人的「科技樹」2025.07.1308大馬關丹站VEGRUN 跑出綠色行動力2025.07.1509中職明星賽 挑戰8萬觀眾紀錄2025.07.1810【特搜啟示】2025.07.13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優化流程 可開發抗病性更強作物 量子運算 推動精準農業革命落實清潔工作 推有機耕種 印度最永續村莊 從家庭開始改變保護自然環境 揮別「汙染首都」惡名 查特努加轉型 北美首個公園城市綠膿桿菌 能吃掉塑膠廢棄物葫蘆巴萃取物 除水中9成微塑膠 作者其他文章優化流程 可開發抗病性更強作物 量子運算 推動精準農業革命落實清潔工作 推有機耕種 印度最永續村莊 從家庭開始改變保護自然環境 揮別「汙染首都」惡名 查特努加轉型 北美首個公園城市綠膿桿菌 能吃掉塑膠廢棄物葫蘆巴萃取物 除水中9成微塑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