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郭士榛台北報導】歡喜扮戲團將要演出,一九三四年由林摶秋編寫的「高砂館」,由今年甫得到客家貢獻獎的劇場導演彭雅玲執導,「高砂館」是台灣首部舞台劇,七十四年後重新編排呈現。在「思慕的人」歌聲中,慢慢講出劇中的小人物,對親人和愛人的思念。
台灣資深口述歷史劇團「歡喜扮戲團」,受「藝像台灣」系列邀請,將重新詮釋台灣劇場史上第一部舞台劇本,由前輩劇作家林摶秋發表於二次大戰期間的重要作品「高砂館」,由甫獲客委會「客家貢獻獎」彭雅玲導演,邀集多位知名導演合作、活躍影視廣告的李秀、葉登源等「鹽巴與味素」原班人馬重返舞台,以輕歌慢舞結合家族歷史的真實印證,點染林摶秋筆下台灣常民的人生悲喜圖,回首顧盼「高砂館」的風華歲月。
導演彭雅玲表示,高砂館是發生在基隆,日據時期台灣人到外地打拼,在家鄉的親人在痴痴地等待對方歸來的故事。「高砂館」十月十七、十八日國家戲劇院實驗劇場演出,詳情請洽:(○二)三三九三九八八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