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字朱文印‧獅紐正方章。
十九歲那年完成這方閒章。
第一次與陳福蔭老師見面,記得是剛放完暑假返校不久,當時正值空軍官校二年級,由學長畢雲鵬引荐。
進入墨緣軒表明身分後,因為與先生是本家又是安徽同鄉,無論人與土皆親,高興之餘取出先大父伯銘公自用印,鈐出「二方後人」印記贈予我,說明二方後人是源自《世說新語》中「難兄難弟」的成語,並表明:「只要是姓陳的都可以用『二方後人』印,作為閒章。」拿著原鈐本返校,利用課餘,依原樣摹刻,約兩日即完成,隔周即出示於先生,先生說:「可亂真」。
約略民國八十四年間,陳福蔭先生與舊識王北岳先生在台北不期而遇,王開口寒暄:「最近評鑑書法比賽,看到公子的作品寫得好阿!」陳問:「何以見得?」王說道:「作品有『二方後人』鈐記,而且能用雞毫筆。」陳答:「『二方後人』鈐記您認錯啦!那是仿造的,是學生刻的,能用雞毫筆倒是真的。」
當然,仿作足以亂真令專家誤判在所難免,此事古今皆有,不足為奇!近人張大千就是箇中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