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大里訊】台中縣大里李姓兩歲女童因父親是大陸的台商幹部,出生三個月後即赴大陸,吃大陸一家知名大廠牌奶粉,毒奶事件發生,這家廠牌奶粉也在驗出有三聚氫胺的名單內,她的父母擔心她會受害,趁回台期間帶她到仁愛醫院檢查,醫師發現她的左腎有白點,疑似有腎結石現象。
但是因女童腎功能正常、無血尿、未發燒,為她檢查的小兒科醫師劉芳青認為尚不必進一步檢查,交代家長將小孩帶回後,注意每日多喝水達至少四、五百西西以上,兩個月後再返院檢查。
衛生局長祝年豐說,此案已列為追蹤個案,他也要求各醫院診所發現個案時,儘速通報,昨天起到十月八日,衛生局也推出免費巡迴健檢,中縣二十一個鄉鎮市衛生所,將提供試紙,供幼童尿液檢查之用,為中縣三歲以下疑似曾食用大陸奶製品的嬰幼兒作腹部超波檢查。
劉芳青說,李姓女童二十二日由父母帶來檢查時,除了有些躁動,其餘表現和尿液檢查都正常,經超音波和X攝影,發現她的左腎有直徑零點五至一毫米的白點,與正常應全屬黑色空間有些不同,因此不排除有結石。
至於女童尿液的鈣含量是每百西西十四毫克,比標準值九至十點六毫克稍高,劉芳青說喝奶粉的兒童鈣值多會稍高,是否確定太高,還得經蒐集全天尿液進一步化驗,因此這個數值僅供參考,尚不確定與是否結石有關。
院方人員說,女童家長是廣東的台商幹部,母親是大陸籍,出生三個月喝的是母奶,後來與父母到大陸居住,喝的是涉及這次毒奶事件的二十多家廠商之一生產的奶粉,且還是頗具知名度的大廠。
劉芳青說,若兒童每天喝七到八公克的奶粉,而其中含有三聚氫胺就有可能會產生腎結石,因為李姓女童有喝大陸奶粉的背景,加上左腎攝影有白點,因此合理懷疑可能有結石存在,只是目前沒有症狀,腎臟亦未受損,只要喝足夠的水,有九成機會把結石排除,三聚氫胺也會代謝出。
【本報台北訊】台中縣豐原地區一名兩歲大幼童喝大陸奶品後出現腎臟鈣化,泌尿科醫師認為若只是鈣化,應無太大問題,只要每半年至一年,帶孩子到醫院接受超音波的追蹤檢查即可。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泌尿科主治醫師邱逸淳表示,在醫院做檢查時,若影像中的白色斑點直徑小於零點四公分,難以判別,通常都只標明是「鈣化」,經後續追蹤,其中有八、九成不會變成結石,別太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