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久以來肺癌一直是國人健康的重大威脅,主因為早期症狀不明顯,所以發現時多已是晚期,常合併肋膜積水、淋巴節侵犯,或是多處轉移,以致無法開刀根治。
這些晚期肺癌的病例,目前公認的第一線標準治療為針劑的化療,例如白金類(Platinum),紫杉醇類(Taxane),愛寧達(Alimta),健澤(Gemci
tabine)等;但這類藥物雖然藥效強,副作用也相對較大,加上肺癌多與慢性阻塞性肺病相關(也就是病患可能年紀較大,或身體狀況不好),因此這些病患使用傳統化療治療的過程中也就格外辛苦。
若醫師評估病患並不適合以傳統的化療治療,現還有多種藥物可供選擇,尤其一些年紀較大,身體狀況不好的病患,往往可以藉此得到症狀的控制。
首先是口服的化療藥物「溫諾平」(Navelbine),病患不需住院打針,只需每週回門診拿藥服用一次,藥效不輸給傳統化療,但仍會有輕微的副作用例如噁心,嘔吐,免疫力下降等。
再來是口服的標靶治療藥物「艾瑞莎」(Iressa)和「得舒緩」(Tarceva),這兩種藥物都是特定作用在腫瘤細胞上的接受器,所以副作用比化療低,常見輕微的腹瀉,皮膚疹或是表皮潰瘍。目前健保對這兩種藥物的給付標準已放寬,只要是先前曾接受過化學治療卻仍惡化(無效)或無法承受化療毒性的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病患,就可以專案申請健保給付;對病患而言也很方便,只需在門診拿藥,每日服用一次。
隨著科技進步,還有多種標靶藥物正在進行臨床試驗,初步看來也對晚期肺癌有療效,例如口服的「紓癌特」(Sutent),針劑的「癌思停」(Avastin)等,都對病患提供更多控制疾病的選擇。
以上所提藥物各有不同的適應症及副作用,開始治療前應和醫師仔細討論,選擇對病患最有利的方式治療。
(作者為桃園壢新醫院腫瘤科醫師 闕宗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