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超級馬拉松女子紀錄保持人邱淑容,八月中旬(中華民國九十七年)前往法國參加為期十八天、一千一百五十公里「超馬」大賽;卻在第十六天賽程時,因腳底破皮感覺不適,而忍住跑完全程。及至終點,支撐不住,診斷是「壞死性脛膜炎」;當即進行右腿截肢及左腳掌切除手術,但敗血症擴散,九月一日又進行左腿截肢。
腳底破皮,小事一樁,有何關礙?細菌?看都看不到,醫學名詞而已!
明朝初年,號稱「天下讀書種子」、被成祖誅他十族的方孝孺,有一篇膾炙人口的「指喻」,大意是說:他的朋友鄭仲辨健康得天天紅光滿面、笑容嘻嘻,有一天,左手的拇指上長了個小豆豆;他不以為意,朋友也不以為意。過了三天,小豆豆脹得像銅板一樣,有點毛毛然了;但不痛不癢,也不太在意。又過了三天,整指腫得像粗大的蠟燭一般,痛徹心扉,這下子非看醫生不可了!醫生說:「這是奇症,你再慢兩天,就沒救了!」
方希直(孝孺字)寫到這裡,感慨萬端地說:「天下之事常發於至微,而終為大患;始以為不足治,而終至於不可為。當其易也,惜旦夕之力,忽之而不顧;及其既成也,積歲月、疲思慮,而僅克之,如此指者多矣!蓋眾人之所可知者,眾人之所能治也,其勢雖危,而未足深畏;惟萌於不必憂之地,而寓於不可見之初,眾人笑而忽之者,此則君子之所深畏也!」意思是:天下事常常在細微、小節處被忽略,總存著「沒什麼嘛」的心理。於是,當它微小、容易處理的時候,你嫌麻煩、怕花時間、吝惜一點小錢……等到形格勢禁,氣候已成,非得賠上十倍、百倍的精神財力而不為功,那時再來後悔、來搥心,何苦呢?要知道,大家看得到的,也是大家可以處理的,所以儘管危險,卻無大礙;最怕的是,看不到、摸不著,誰都不以為意的細處、小處,一旦發作起來,其禍有不可勝言者!
《易經‧坤‧初六》的爻辭說:「不要以為初秋的微霜涼爽怡人,慢慢地、日復一日地就成了冬雪的堅冰了!(所謂『履霜堅冰至』)」孔子特別拉到人事上來說:「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有餘慶,是從小善積累而來;有餘殃,也是從「大過不犯,小過不斷」而惡貫滿盈的!社會亂了,秩序壞了,大哥讓位、則盜已無道,父子棄養、則倫常已崩;這是突如其來的、一旦而有的現象嗎?不!此「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來者漸矣,由辯之不早辯也!」辯,判別也;不知、不能、不欲判別事物的正反、對錯、大小、先後,有不賁事的嗎?
魯‧僖公三十三年(六二七B.C.),秦‧穆公一心要爭霸中原,顧不得蹇叔的反對,派了三員少壯軍人帶兵偷襲鄭國。這一年春天,秦軍通過周天子的北門,按照國際禮節,軍隊是要解除武裝,以示借道而過、並無犯意的;當秦軍脫下戎裝,通過城門之後,他們竟然像活跳蝦一樣嘻哈蹦跳地上了戰車……這時,王孫滿不過是一孩童,也夾在人叢裏看熱鬧,之後,他向周天子報告說:「秦軍非敗不可!」周天子問:「小孩子亂講話,你怎麼知道?」王孫滿說:「因為他們輕浮而沒有軍紀,這有幾個效應:一、輕浮,就考慮不週;二、沒軍紀,軍隊一定散漫;三、戰爭是極其危險的勾當,卻如是輕浮、如是無謀。怎能不敗?」
跳車,小事一樁;卻足以讓爭霸的美夢破碎!細小之處,能夠不覷嗎?君不見電影裡的美國軍人,什麼時候把鋼盔好好戴正過?那麼,美國的霸權是用那一場能爭慣戰的兵力建造起來的呢?
暑假過了,我們從媒體上看到各級學校迎新的花招,自校長以至於教職員工,或搞變身、或搞變臉、或登山、或游水……總以輕鬆無拘束為尚;然而,教育的方法是這樣的嗎?
《禮記‧學記》講到教學的理念、態度,說:「大學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宵雅肄三,官其始也;入學鼓篋,孫其業也;夏楚二物,收其威也。」意思是說:「新生入學的第一天,師生得穿戴好制服,舉行隆重的就學典禮,以示對教育的尊重;唱國歌、校歌,讓學生有認同、歸屬感;參觀校園、圖書館、學長姊的學習成果,使初學者知道學問的浩瀚而懂得謙虛;執教鞭,是要督促學生向學,莫要懈怠。」這一定是過時無用的說法嗎?你什麼時候看過有學生處而不喧囂多言的?你什麼時候看過年輕人離開座位而又將之擺放整齊的?小事一樁嗎?「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國家為!」(清‧薛福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