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古說今】一毛不拔

仁英 |2008.09.23
575觀看次
字級



歇後語「鐵公雞酖一毛不拔」,是極端吝嗇的代名詞,但是「鐵公雞」出處難以考證。

明代袁枚《子不語.卷二十二》有云:濟南一富翁「性慳吝,綽號『鐵公雞』,言一毛不拔也」。他要納一妾,條件是「價欲至廉,貌欲至美」。未幾,媒人帶來一女「不索價,但取衣食充足而已」。未料半年以後,富翁「啟其所藏,已空矣」。原來女子是他家一舊房客,富翁嫌「多費」而將之趕走,現在她特來報復,偷光他的錢財。

但在《燕丹子》一書中,「一毛不拔」則是一句褒語。此書載:燕太子丹被秦王扣為人質,他一心想報仇雪恨;俠士田光給丹出主意,說有一個叫荊軻的人,「為人博聞強記,體烈骨壯,不拘小節,欲立大功」。

在太子丹拜託下,田光找到荊軻,把太子丹的復仇願望和盤托出:「燕太子,真天下之士也,傾心於足下,願足下勿疑焉。」荊軻回答:「有鄙志,常謂心向意,投身不顧;情有異,一毛不拔。今先生令交出太子,敬諾不違。」荊軻言必信,行必果,在「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不復返」的悲壯氣氛中,實踐諾言,成為千古一俠。荊軻的「鄙志」包括兩層,一是對自己的目標和理想全心投入,可捨生取義,殺身成仁。二是對道不同、志各異的人,他絲毫不肯為之出力,哪怕纖微如「一毛」,也不肯拔下相饋。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