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嘉義訊】嘉義縣五十六歲林姓男子喉嚨痛了半年,一直當成感冒治療,直到最近就醫,才發現罹患「鱗狀上皮細胞癌」,經切除部分咽喉、頸淋巴結及皮瓣重建等手術,並持續放射線、化學治療,目前狀況穩定。醫師表示,上呼吸消化道癌症的危險因子,包括抽菸、喝酒、嚼檳榔,民眾最好戒除這些不良習慣。
這名患者將喉嚨痛視為單純感冒,時間長達半年,後來發現左側頸部出現不明腫塊,才到大林慈濟醫院接受詳細檢查。耳鼻喉科醫師李清池說,以內視鏡檢查後,發現患者在左側下咽部有腫瘤,進一步切片檢查確定是「鱗狀上皮細胞癌」,經影像醫學檢查,發現腫瘤為第三期下咽癌。
李清池表示,下咽癌的初期症狀可能出現吞嚥疼痛、喉部疼痛、耳朵痛及頸部腫塊,有些沒有明顯症狀,五年存活率約為四成左右,經由手術、放射線治療或化療後,仍可保有發聲功能,坊間流傳「治療後就不能講話」是錯誤觀念。治療後的前兩年為復發率最高的時段,病患應定期回診做追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