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Google占有的市場愈來愈大,已到了會讓人感到不安的地步,有人戲稱Google已變成自己過去所要挑戰的IT巨頭,而Google不久前推出的新一代瀏覽器「Chrome」,更彰顯出自己的「攻擊性」。這也讓它被美國和歐洲的政府盯上,懷疑Google在搜索引擎市場及網路廣告市場,有壟斷之嫌。
雅虎高層今年六月拒絕微軟公司收購後,宣布將部分搜索引擎廣告業務外包給Google。但美國全國廣告商協會日前宣布,它們已致函司法部指控雅虎和Google公司的廣告合作不利於商業競爭;此外,多名美國聯邦議員、消費者和民間團體,也開始對雅虎和Google的合作表示關切。分析家認為,在未來數年內,政府部門將加強對Google公司的監管。
除了來自政府監管部門的壓力外,Google公司也面臨競爭對手的挑戰。像在不久前,就發生了維亞康姆公司指控YouTube侵犯版權,對Google提出十億美元訴訟案。
對於Google落後的隱私技術,世人的指責聲浪也不絕於耳。上個月底,微軟首席隱私戰略家彼得‧庫倫就直言,Google在隱私技術方面比微軟落後七年到十年。他表示,Google沒有投入足夠的研發資金,也沒有把隱私功能建立在產品中,這將使它未來的發展遇到難關。
像是Google地圖的設計,原本是鼓勵任何人都可以拍照片上傳到地圖服務中,但這項舉動卻沒有考量如何保障民眾的隱私權。今年四月,美國賓州一對夫婦就把Google公司告上法庭,理由就是Google未經允許,把他家住房圖片用在Google地圖中。
此外,Google的新瀏覽器「Chrome」推出不到兩周,也遭遇愈來愈多侵犯隱私的投訴,這些問題都成為它的發展隱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