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立坐言 佛光人追求最佳國際行儀

趙莒玲/文‧陳碧雲/圖 |2008.09.08
1801觀看次
字級

【人間社記者趙莒玲大樹報導】為提升接待人員國際行儀水準,國際佛光會六、七日在佛光山首次舉行「全國知賓金剛講習暨佛光人最佳行儀比賽」。經過兩天密集培訓和嚴格考核,來自全國近千位知賓、金剛認真學習,從行進儀態自然、站立正直優雅、坐姿端莊穩重、輕聲溫柔對應,到熟記佛門用語,都演練得相當純熟,讓人耳目一新。

女眾「知賓」和男眾「金剛」,是指在家信眾發心在道場擔任接待服務工作的人。因為他們是全球佛光山第一線的服務人員,所以各道場每年都為他們舉辦專業培訓。今年,則是首次將全國的知賓和金剛齊聚佛光山,進行更精緻和更專業的指導與磨練。

國際佛光會將來自全國的知賓和金剛分為十四組,為培養合作默契,特別採取混合編組,讓每位學員從彼此幫助糾正錯誤,得以互相學習他人優點,改進自己的缺失。

這次活動的講師群,主要為佛光山各道場的住持和當家法師。他們分別傳授排班、走路等佛門行儀,佛門用語,招待禮儀,典禮須知,交通指揮,泡茶、端茶、上茶禮儀等課程。

第一天授課時,每位講師都用淺顯易懂的方式表達,親自或從旁指導示範,先讓知賓和金剛充分了解和掌握行立坐言的原則和訣竅,例如:整齊、統一就是美的觀念;要記得隨時保持微笑和主動跟人打招呼;如何幫忙貴賓別花;合掌問訊要優雅;行進中抬頭挺胸,兩手要自然擺動,最忌諱左顧右盼;輕聲地排班前進,用眼睛觀照四方,不可大聲喧嘩等等。

細心的講師群,還分別從觀察知賓和金剛的穿著、舉止和互動中,鉅細靡遺地糾正錯誤,例如:國際禮儀中,女眾知賓一定要化粧,最基本的彩粧是擦口紅,而口紅得挑選深色,不但五官會更加明顯且不會失禮,但絕對不宜擦銀光粉;又如長髮要紮起來,看起來才清爽,髮飾則最好統一顏色;奉茶時,第一杯七分滿、第二杯八分滿,身體一定要站穩等等。

由於知賓和金剛來自全國各道場,彼此並不那麼熟悉,但演練過程中必須相互照顧因而結緣。特別是,第二天考核項目中包含「佛門用語」,除自行背誦外,還需要他人幫忙考問。因此,許多人反而成為最有默契的夥伴。

第二天清晨各組分別進行實際演練的考核,包括示範行立坐、佛門禮儀與用語、如何招呼客人、上茶等等。講師轉變身分改為考官,他們依照抽籤方式決定考試順序,有的採逐一考核,有的則採一組四至五人的方式進行,氣氛緊張刺激。有些知賓或金剛因太過緊張而做錯動作或答錯問題,站在一旁的人還會忘情的趕緊提醒;考官法師也很體恤地從旁安慰,有時還忍不住幫忙補充,或再次提醒應注意的事項。

除了來自各道場的講師外,還邀中華總會署理會長慈容法師、福利監院室監院永均法師講授「佛門行儀與佛門用語」、「茶的文化與禮儀」,並請慈容法師主持「佛門禮儀知津問答」座談會。

考核圓滿結束後,慈容法師頒發結業證書以及一百四十三位「最佳行儀得獎人」。慈容法師並期勉知賓和金剛將訓練成果,開心的帶回各道場,傳授給其他佛光人。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