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通鑑‧論歷史》以孝廉為國舉才

柏楊 |2008.09.05
803觀看次
字級

二世紀三○年代,東漢政府命令各郡、各封國,推薦保舉「孝廉」人才時,年齡限四十歲以上;儒家學者必須通曉儒家經典;身為現職官吏的,必須通曉公文程式,能夠書寫信件奏章,才可以參加遴選。但是,如果有特別奇才,如顏回、子奇,則不受年齡限制。

宮廷秘書長(尚書令)左雄公正精明,能洞察人情真偽,決心堅定。不久,胡廣出任濟陰郡(山東省定陶縣)郡長,跟其他郡的郡長,共十餘人,都因為受到推薦不實的指控,或被免職,或被罷黜。

被推薦的「孝廉」中,只有汝南(河南省平輿縣西北射橋鄉)人陳蕃、潁川(河南省禹州市)人李膺、下邳(首府下邳)「江蘇省睢寧縣北古邳鎮」)人陳球等三十餘人,被任命當初級禁衛官(郎中)。從此之後,州長、郡長深懷戒懼,不敢再亂七八糟,輕率從事。直到四○年代,遴選工作始終清廉公正,為國家錄用不少人才。

「孝廉」是「孝順」跟「廉潔」的綜合稱謂,對鄉里人民,求他有孝行;對在位的官吏,求他清白。政府用徵求「孝廉」的手段,一則吸收新的血輪,一則企圖在社會價值判斷上,樹立標準。

然而,因為孝廉的政治利益,至為明顯,而且立刻見效,所以不久就流弊叢生,從左雄的改革要點,可看出流弊所在,從此之後,「孝廉」雖由地方政府推薦保舉,但到中央後,卻要經過考試。

於是,考試在文官制度中,開始顯示功能,逐漸形成制度,而終於演變出「科舉」──純考試,作為小民擢升到政府官員的唯一管道,影響深而且遠。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