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小撇步》養成寫作的好習慣

姚儀敏 |2008.09.05
1504觀看次
字級

自古以來,文人創作時的癖好,有不少被後世傳為佳話。

像李白,往往喝得陶然大醉,詩興方濃;王勃非要把墨磨好放在一旁,然後喝些酒蒙頭大睡,一覺醒來才能執筆直書、不改一字。

據說法國小說家大仲馬,非得用藍色稿紙才寫得出小說,用黃色稿紙才寫得出詩歌,用玫瑰色稿紙才寫得出散文。

巴爾札克不喝咖啡就寫不出東西,而盧騷喜歡讓太陽曬他的頭蓋骨,德國詩人席勒則喜歡聞爛蘋果的氣味。

許多文人都有自己特有的怪癖,不過,這裡建議寫作時應該養成的「好習慣」,是指一些會直接影響到讀者觀感的小動作。

美國暢銷書作家傑克‧霍吉(Jack D Hodge),在《習慣的力量》書中,剖析了「習慣」在每個人生活和事業上,表現出來的強大力量,他說如果我們能夠利用這股力量,發揮潛能,改進方法,最後一定能獲得成功。

因為一個動作,一種行為,多次重複,就能進入潛意識裡,變成慣性動作,而你在寫作的表現,就是慣性動作與行為不斷重複的結果。

如果你想讓作品得到選材恰當、用詞優美、條理分明、生動有趣、結構嚴謹的讚美,而不是被人列出選材不佳、用詞雜亂、內容空洞一籮筐的缺點,首先務必注意細節、掌握訣竅。

舉例而言,用字務求簡練,不要輕率下筆,仔細體會古人「吟成一個字,撚斷數莖鬚」用字的辛苦。

另外,切勿使用過於冷僻的字眼,並避免重複用字,如果寫成這樣:「李大明是個用功的好學生,雖然李大明成績已經很好了,但為了考進第一志願,李大明還是天天努力用功。」全篇看起來既單調重複又沒學問,誰會想要繼續讀下去呢?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