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述對境生心,再從六根來探討:
觀此貪欲的心,是從(六)根生呢?還是(六)塵生呢?是根、塵和合而生呢?還是根、塵分離而生呢?貪欲若從眼根生,在未對色塵時,心中應該早已生起貪欲心了。若是貪欲從色塵中生,色塵是外相,與我的心念,又有何關係呢?若貪欲是根與塵兩者和合而生,那應該生起兩個心念呀?!若是無因而生,貪欲在無因緣之下,是不會生起的。所以,從以上四句,就可以知道,貪欲是無所從來、亦無所從去;沒有來處、也沒有去處;無來無去,畢竟空寂。
貪欲心之性是空的,「無自性空」故;貪欲的相也是空的,「相空」故。利根的人,如此作觀,能去除一品的思惑,就能證得一分的中道實相。破除貪欲的九品惑,是如此的情形,破除「瞋、痴、慢」的九品惑,也是這樣啦!
已說明破除欲界九品思惑方法,接著介紹「色界各地(共四地)的九品思惑」:
破除色界的思惑,有的人用世俗智慧、有的人用無漏智慧來破除。如:慧解脫的行人,雖然沒有世間的禪定力,但以無漏的智慧,破除思惑而證得羅漢。初果的羅漢,沒有世間的禪定力,但以進修重觀的智慧,思惟真理,就是用無漏智來斷除思惑。若是具足定慧的解脫行人,有時用世俗智,有時用無漏智來斷除煩惱。
今依世俗智,從修禪的角度來說明:
*初禪惑相
若修習禪定,破除事相的見惑障礙,能引發欲界定;若能見到空性理,破除執著,即發色界定;故說:「事障(1)未來,性障根本」(事障未除,性障還在)。若除去性障,就發初禪(2)證相,引發八觸(3),具有五種功德支,是初禪相。
註:
1.事障:如想入初禪,猶見在欲界定中的發相(定中瑞相,如:見到衣服臥具等。),名為事障。
2.初禪:清淨心中,諸漏不動,是為初禪。具有覺、觀、喜、樂、心一境性等五支。又於此禪定之中,可對治貪恚害尋、苦、憂、犯戒、散亂等五種修道之障難。
3.八觸:即是動觸、癢觸、輕觸、重觸、冷觸、暖觸、澀觸、滑觸。此八觸發生之原因,以欲得初禪定時,上界之極微入於欲界之極微,二者交替,地水火風狂亂發動。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