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上周將九十八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送請立法院審議。其中,歲入一兆七千零五十二億元,歲出一兆八千三百億元,較上年度增加一千一百八十三億元,成長幅度近百分之七。歲出入短差一千兩百餘億元,須以舉債方式融資一千六百餘億元。
新政府於五二○接任時,即遭遇財政困窘和經濟低迷的兩難情勢,競選時的政見支票也必須兌現落實,因此公共資源配置和預算編列確實是重大難題。但從新政府編列歲出規模和成長幅度來看,下年度的總預算仍然呈現「擴張型」的財政規畫,在財政困窘的限制下,已經盡量將舉債的額度控制在最小的可能範圍,這是值得肯定的表現。
經濟發展支出預算數高達兩千六百餘億元,較上年度增加五百餘億元,增幅高達百分之二十四,占了歲出成長(一千二百億元)的四成以上;而且「愛台十二項建設」也編列了一千七百餘億元。相對於扁政府過去未將資源投注於經濟發展,新政府的預算編列可說是一大進步。另行政院也向立法院提出「石門水庫及其集水區整治計畫第二期特別預算案」,對於經濟發展也將產生效益。
歲出結構政事別相較於去年扁政府時期所編列的國防支出超越各項政事支出,新政府下年度預算案,教科文支出與社會福利支出不但大幅成長,而且因為國防支出減少,使教科文與社會福利支出超越國防,國防支出退居第三位,這也是可喜的進步。
九十八年度預算也列入青年安家方案、原民基金、蘇花高替代道路規畫預算、推動節能減碳補助等。綜合觀察,可見下年度歲出增加部分確實優先用在教育、科技、文化、照顧弱勢、經濟發展及地方補助等馬英九總統相關政見上。
但也有尚待改進的地方。經濟發展支出雖然比起扁政府時期有所成長,但只占歲出不及百分之十五的第四位,仍屬美中不足。歲入面成長也超過經濟成長率,過於樂觀。至於國防支出下降,是因為軍售案還在跟美方洽談,國防部依進度並未列入所致;如果軍購案談成,則下年度可能追加預算或是另編特別預算,加上馬總統曾經指示「國防預算要編列至GDP百分之三」,則國防預算未來仍然有可能大幅升高,讓人引以為憂。
有鑑於國防軍事武器採購的經濟效益,無助於國內經濟,而且會排擠預算,加上新政府上任以來,兩岸關係已趨和緩友善,政府更應繼續讓「和平紅利」反映在政府預算上,因此我們仍然衷心建議,新政府應盡所有的努力,將國防支出控制在合理水準即可,真正「苦民所苦」的預算,是應該將資源多挹注在經濟發展、教科文和社會福利上。
此外,債務雖然仍在合法的舉債空間範圍內,但長期以來政府財政狀況惡化,扁政府留下的債務已經超過十三兆元,新政府有必要提出具體的中長程償債和改善財政計畫;在目標管理下,訂定開源節流方案,始有可能在台灣經濟度過難關之後,不會被困窘的財政拖累。這也是新政府責無旁貸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