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漲價挹注虧損 無異苛政

果智(台北市/退休人員) |2006.02.16
532觀看次
字級

蘇內閣上路已滿月,未見端出具體可行的長期能源政策,率先起頭的卻是調漲油價,理由仍是再不漲,中油就要虧損六百億元。中油營運盈虧當然與國際原油價格漲跌有關,但油價漲跌應非能否在競爭市場獲利的唯一因素,因此消基會抨擊,營運績效不彰才是中油虧損的主因,相信這正是中油的痼疾沉痾。

以中油各地加油站為例,給人的印象是,早年一座加油站加油工平均約三、四人,聘用工讀生後增為四、五人,工讀生時薪由八十餘元調高百元以上後,再增為六至八人之譜,而服務品質則在「高原期」打轉。反看美、加等國,加油站僅一名員工,從加油槍加油到刷卡繳費,都是駕駛人自行處理,供油公司因此省下龐大人事費用,未聞駕駛人有何不便或怨言,外國石油公司能,為何中油不能?

再以台塑集團為例,他們的生意嗅覺其精無比,發覺汽車市場無法獲利,立刻收攤,雖常怨嘆「台塑汽油虧本賣」,規模卻無收束之意,足證賣汽、柴油仍然有利可圖,特別是依附在中油隨興喊漲的保護傘下,既可互為犄角呼應油價,又可保證擄獲政府「保護產業」的源源利潤,更可反證台塑經營績效與獲利能力,必強過中油,這讓台塑一邊猛喊虧錢,一邊則賣力經營。

中油不漲價即將虧損的六百億元,包括必須上繳以百億計的所謂「法定盈餘」在內,合理的認知應是,法定盈餘預算總額,必須根據年度物價指數、行業榮枯統計、經濟成長率等參數,做切合實際的調動,並就經濟成長預測,將法定盈餘總額的若干比率,作為未來的調控依據,這個調控比率如同法定盈餘的「發言人」,屆時調高調低均可受公評,獲得認同。

然而政府一向把國營事業當成予取予求的金雞母,不顧總體經濟現實去編法定盈餘預算,才會出現中油年年以漲價挹注虧損的苛政。

油價是物價之母,切盼政府虛心檢討現行供油結構,提出可長可久的能源政策,不要一提到油價,第一○一招仍是「漲價」。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