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漏水」頭劇痛 血液貼片見效

 |2008.08.19
10305觀看次
字級

脊椎硬膜產生裂孔 導致腦脊髓液流失造成 用自身血塊補漏洞 一、二天復原

【本報台北訊】一名三十六歲的男子,午睡起來後,頭痛得快爆炸,他躺下休息,疼痛立刻消失無蹤,但一起身又馬上爆痛,屢試不爽,從此無法上班。一經檢查,竟是脊髓「漏水」導致大腦下垂壓迫到後顱窩,把漏水處補好,頭痛立刻痊癒。

台北榮民總醫院神經醫學中心一般神經內科主任王署君指出,「自發性低腦壓頭痛」是因為脊椎硬膜產生裂孔,導致腦脊髓液流失造成頭痛。

王署君說,大腦如同浮球一般,浮在腦脊髓液中,脊椎破了洞,腦脊髓液漏水,腦壓因此降低,後腦往後垂下來,腦子壓迫在後顱窩上,引發急性姿勢性疼痛。

疼痛發生時兩側劇痛,主要影響枕部後頸、前額或雙側顳部,有五成的病患合併有後頸僵硬、噁心嘔吐,症狀嚴重者,只能整天躺在床上,少數病患可能發生腦部靜脈栓塞,甚至昏迷。此類病患最大的特點是站起來就痛,躺下就不痛。王署君解釋,因為躺下時,腦部就不會下垂,因此疼痛就會減輕,甚至完全不痛。

針對自發性低腦壓頭痛,台北榮總利用磁振脊髓攝影,找到脊髓上小如針孔的破洞,再由麻醉部醫師用針頭,直接在破洞處補上「硬膜外血液貼片」,補好漏洞即可。「硬膜外血液貼片」是病患自己的血液,醫師抽取二十西西,待血液凝固成小血塊後,像水泥般補在漏洞處就能補好裂痕。

脊髓為何會漏水?王署君說,推測這類病患可能是脊髓硬腦膜天生就較脆弱,有三分之一的病患發病前,曾有用力咳嗽、打噴嚏、猛力彎腰、提重物,或輕微的頸背部外傷等事件。

根據文獻記載,自發性低腦壓頭痛的發生率約五萬分之一,台灣每年約有四百六十人發生,但病患多未能獲得正確的診斷治療。就算不治療,病患臥床一到三個月,也會自然痊癒,但該症往往發生在三十到四十歲的人,影響生活太大,而使用硬膜外血液貼片後,只要一、二天就能復原。


台北榮總神經醫學中心一般神經內科主任王署君表示,脊椎硬膜產生裂縫(手指處),導致腦脊髓液流失造成頭痛。記者邱麗玥攝



台北榮總麻醉部主治醫師許淑霞說,大部分的人起床時,常以腰部支撐導致脊椎痠痛,正確動作可避免。
第一步驟:將身體移向床側邊;
第二步驟:身體側睡;
第三步驟:雙腳垂下床;
第四步驟:利用手的力量將身體撐起來;
第五步驟:坐好再慢慢下床。記者邱麗玥攝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