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人口政策 重質不重量

 |2008.08.19
1289觀看次
字級

經建會中長期人口推估顯示,「台灣將提前進入人口負成長時代,最快在民國一百零三年人口會出現零成長;而自一百一十四年開始,台灣出生人口就少於死亡人口」。官員表示,人口負成長就像是水庫裡的水,漏掉的比流進來的多,將產生嚴重的社會問題,因此建議政府要提出鼓勵生育的措施,包括租稅減免等。

台灣人口粗出生率繼續下降是不爭的事實,老年人口數激增也早已超過人口總數的百分之十,依此情勢發展,人口零成長乃至於負成長是遲早的事。在扁政府執政期間,內政部即認為低生育與快速老化兩大「人口危機」,會對經濟發展產生衝擊。在提出「人口政策綱領」時,相關部會也提出補助生育、托育等配合的獎助措施,並將其列入經續會的重要議題。

但人口零成長或負成長,根本和社會或經濟問題沒有關連,稱為「危機」更有待商榷,甚至可以說是政府自己無端產生的莫名恐懼。

台灣走向少子化和高齡化,本來就是社會進步、經濟發展、教育程度提高的結果,也是民眾所做的「最適」選擇,至少就人口的「數量」而言,從來就沒有「太少」的問題。更何況,主管人口政策的政府部會也承認,現代女性生育意願低落,八成八的家庭只願意生育一到二胎,主因是養育小孩的成本太高,政府怎能無視於這些客觀因素而要求民眾多生小孩?難道政府會設法解決多生子女之後的「養育」和「教育」等更深刻的問題?

人口零成長或負成長,會造成什麼「經濟」或「國家安全」問題,主管機關自己也不知所云。有種說法認為,人口負成長,會導致「勞動力不足」,發生「生之者寡,食之者眾」現象,就會拖累經濟發展,其實這是不懂經濟學所產生的謬誤。因為較少的人口,更多的資本和土地,會提高勞動生產力,也可以提高勞務所得,這反而是人口數量減少的正面影響或效果。

此外,我們還聽到一些庸人自擾的顧慮,例如房屋供給過剩、學校教室閒置、兵力不足等說法,更是令人啼笑皆非。

難道我們人「要役於物」,靠生小孩來增加對各種商品的需求?難道生小孩是為了打仗需要?看看最近全球發生的「糧食短缺」恐慌,鼓勵多生育恐怕只會造成更多的經濟問題!

更何況,台灣的人口密度仍然高居世界第二,人口政策的方向絕對不應從「數量」的增加著手,反而應朝「品質」的提升檢討改進。根據衛生署的調查,適於生育女性的平均墮胎率將近百分之二十,相當於每五名懷孕女性就有一人選擇墮胎,再加上民眾普遍有「重男輕女」的觀念,政府如果動用租稅補貼或是其他獎勵工具,反而可能間接鼓勵用墮胎方式造成男女結構更加失衡。

因此,我們呼籲政府不要錯把人口成長率下降的「現象」誇大成為「危機」,更不要在人口「數量」上大做文章,從而提出錯誤的「政策」。反過來說,多做人力資本的投資,多教育民眾做好生涯規畫,提升人口素質,才是政府的當前急務!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