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嘻哈音樂(Hip-Hop Music)風靡全球,然而現今的美國樂壇,許多嘻哈音樂卻都充斥著金錢、暴力與性等訊息,讓許多人產生負面印象。為了讓台灣觀眾知道何謂「正宗」的美國嘻哈文化,美國在台協會邀請「美國嘻哈音樂大使」東妮‧布蕾珂曼(Toni Blackman)於今、明兩天,分別在台北市立社教館城市舞台與高雄國立中山大學逸仙館舉行兩場音樂會。
「嘻哈」是發源於一九七○年代初期,美國都市貧民區的文化運動,其特色是強調原創性、即興表演、自由表達,及建立社群,而「嘻哈文化」更是包括了舞蹈(街舞)、視覺藝術(塗鴨)和音樂(DJ表演與饒舌)等。
東妮為國際著名的Hip-Hop文化的代表,她展現出女性對詩與表演的創造性,因而獲得美國國務院所頒布的「美國Hip-Hop音樂大使」的頭銜,也是「自由風格聯盟(Freestyle Union)」的領導人,她運用Hip-Hop的自由風格,作為鼓勵年輕人的社會責任的途徑。
美國文化中心主任潘柏楷(Nicholas Papp)表示,東妮的歌詞均蘊涵深刻的意義,鼓勵女性用自己的能力改變過去,展現美國文化的自由精神。台北文化局長廖咸浩認為東妮努力讓「嘻哈」成為教育的工具,傳達的正是個人尊嚴與族群差異需要被尊重的意涵。
東妮則指出,對她而言「嘻哈文化」不只是音樂、DJ、舞蹈、饒舌、節奏而已,它是透過身體感受的一種感覺,它就在大家的心中。綜觀現今嘻哈樂壇,許多大肆宣揚性、金錢、毒品、暴力等訊息的音樂大行其道,東妮認為在大眾傳播的強力放送下,的確使很多人只因為看到這些表象,就對嘻哈文化貼上負面的標籤。因此東妮希望藉著自己的表演,讓大家欣賞到真正的美國嘻哈文化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