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高燈立台北報導】由台北市文獻會、國立台灣美術館、台北市立美術館等單位提供典藏品及收藏家的作品,從日治時期(一八九五年至一九四五年)作品作為展出對象計七十一件,即日起在北美館展出至下月二十六日。作品風格隱約看出日治時代,存在地域性特色—「台灣風格」。
主辦單位北美館表示,台灣藝術在日治時期,猶如「風中勁竹」面對挑戰,在風雨之中並未倒地,相反的,反而能夠找尋到自己的出路與生命力。
承辦此次展出的北美館副研究員施慧明指出,台灣美術在日治時期的狀況,是從解嚴以後,被多方研究的重點之一,尤其是從清代臨摹出發的傳統水墨畫家,受到外來文化衝擊之下所展現出的表現;而彰化縣的鹿港、新竹、台北等地,有不少傳統書畫家仍堅持傳統,不願迎合新文化政策,被排擠於台展、府展之外,然而這些水墨畫家並未因此而消失;相反地,他們的藝術活動依然持續,甚至參加日本或是台灣島以外的競賽。
施慧明表示,日治時期有從中國來台書畫家,他們來台舉辦作品展示會出售作品,少數人設帳授徒;還有在台灣活動的日本藝術家,他們有的是因公務來台擔任教職、文化工作等,有的是在台灣出生成長並投入藝術創作工作,這些人為台灣美術注入新的刺激。
展出作品大致分為台灣本土畫家、中國來台的前輩藝術家、日籍藝術家包含台展、府展評審及當時在台灣活動或是生長在台灣的日本畫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