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緙繡、有聲畫 故宮雙展開眼界 曹麗蕙 |2025.04.21 語音朗讀 190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國寶〈緙絲富貴長春軸〉以藍色絲線為底,交織牡丹、月季、菊花等花卉,緙工細密,色彩明麗。圖/故宮提供〈傳宋 許道寧 松下曳杖〉描繪文士自小徑走出,駐足凝聽松韻天籟之景象。圖/故宮提供清〈緙絲場圃秋成圖〉掛軸,呈現農人簸揚穀物,整理稻穗的豐收圖景。圖/故宮提供 【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國立故宮博物院北部院區書畫展全新登場,主題展「織造精彩—清宮緙絲刺繡展」,精選院藏緙繡珍品,展現清宮收藏與織造工藝的豐富面貌,其中國寶〈緙絲富貴長春軸〉精采現身;另一主題展「悅耳—傾聽畫裡的聲音」,則引領觀眾聚焦古代畫家如何以筆墨描繪「有聲畫」,體會畫中世界的「無聲之聲」。觀眾可在雙展中感受到「筆墨有聲,絲繡如畫」的藝術魅力。故宮策展人、書畫文獻處副研究員許文美表示,緙絲是古代珍貴的絲織品,最遲自唐代起,便將原本應用於毛織的「通經斷緯」技法運用於絲織,使織品能精準細緻地呈現圖案。牡丹芙蓉交織 寓意富貴長春宋代以後,刺繡工藝日益成熟,常以名家書畫為藍本,涵蓋山水、花鳥、人物等題材,展現細膩寫真的藝術風格。這次展覽精選故宮院藏緙繡珍品,分為「清宮收藏古代緙繡」、「織造華美緙繡」與「以御筆書畫詩文為中心的織繡」3大單元,呈現清宮織繡藝術的華麗風貌。「清宮收藏古代緙繡」單元中將展出國寶〈緙絲富貴長春軸〉,該軸為存世宋緙精品,以藍色絲線為底,交織牡丹、月季(又名長春花)、菊花、芙蓉等花卉,緙工細密,色彩明麗,寓意「富貴長春」。「織造華美緙繡」單元則呈現清宮緙繡的豐富題材與精美工藝。〈緙絲村農韶慶圖〉與〈緙絲場圃秋成圖〉兩件掛軸,圖案源自清康熙年間起相當重視的《耕織圖》,前者表現村夫搗米、老少圍爐取暖的溫馨場景;後者則是農人簸揚穀物,整理稻穗的豐收圖景,表現清代對農耕社會的理想描繪。御筆書畫詩文 樣稿來源之一 皇帝的御筆書畫詩文,也是清宮緙繡重要的樣稿來源,尤以乾隆時期最為盛行。「以御筆書畫詩文為中心的織繡」單元,展出孔子72代孫孔憲培之妻于氏率家人繡製的〈御製萬年枝上日初長詩意〉,構圖華美,色彩鮮麗,宮殿樓閣彷若仙境。左上御製詩為乾隆皇帝為其生母崇慶皇太后所作,其中「壽康」一詞寓意「長壽安康」,亦呼應崇慶皇太后頤養居所「壽康宮」。〈清 緙絲大壽字〉以慈禧太后書寫「壽」字為原型,朱紅大字內緙飾四季花卉,再以筆設色添染細節,展現書法、繪畫與織藝交融的創意巧思。此外,許文美表示,以筆墨勾勒聲音意象的畫境世界,也是這季書畫新展一大亮點。這次「悅耳—傾聽畫裡的聲音」主題展,精選描繪自然與人文聲音意境的「有聲」畫作,如「聽松」、「聽泉」、「聽雨」、「聽琴」等主題,邀請觀眾駐足傾聽畫裡的聲音。其中〈傳宋 許道寧 松下曳杖〉描繪湖畔蒼松翠竹成蔭,策杖文士自小徑走出,駐足凝聽松韻天籟,巾帽衣帶隨風揚起,顯得詩意盎然。 前一篇文章 簡訊 下一篇文章 公共出借權2階試辦 擴及六都圖書館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巾幗不讓鬚眉——辜嚴倬雲燦爛的一生2025.04.2503林育嫻 讓森林療癒變成生活方式 2025.04.2604【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5吃蔬果補膳食纖維 助腸道代謝防發炎2025.04.2506【城市浮光】新山也有春天2025.04.2507蝙蝠倒掛睡覺有祕密2025.04.2508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9【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10【第十七屆 台積電 青年書法暨篆刻大賞】篆隸楷組參獎2025.04.25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國光劇團 推鏡花水月沉浸展全大運亮點 傅兆玄跳高摘金 丁華恬全能3連霸看展紓壓 忘記紛擾全大運 王冠閎200蝶5連霸 馮翊新桌球摘雙金故宮南院國寶展 揭朱元璋真面目點雲魔法 把玉山日出搬到世博 作者其他文章國光劇團 推鏡花水月沉浸展時代印記展 看台灣美術300年演變新北美術館開館 推4重量級展覽12公尺高哆啦A夢 6月造訪台北布拉瑞揚舞團 《我.我們》明登場故宮歷史圖像 揭古人對身體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