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平果
國中同學在臉書委屈抱怨,她前往便利商店取貨,當時店員正準備要清潔貨架,見同學走向櫃台,先是對她「嘖」了一聲,再奉送一個大白眼,接著便開口詢問她要幹嘛。
同學心想,應該是打擾到他做事了,便對店員說:「不好意思,我要取貨。」結果店員瞪了她一眼。這個舉動已悄悄升起她心中的火,沒想到店員還把清潔貨架用的防塵棒,用力摔在櫃台,但同學還是強忍情緒,心平氣和地告知姓名及手機後三碼,想不到店員又瞪她一眼,並且大聲的說:「蛤?」這下子她的理智線整個斷裂。
她大聲重複方才所說的姓名及手機後三碼,然後對店員說:「這樣夠清楚了嗎?」這個聲勢讓店員嚇到,態度才轉而客氣,本來還想找店員理論的她,也就作罷。其實同樣從事第一線服務業的同學,完全可以理解、體諒這個行業的忙碌,但她只是取貨,也沒有其他特別要求,況且當下也沒有其他客人,該名店員實在不應該這樣對待客人。
我常去光顧的連鎖速食餐廳,有位女店員,即使手邊有工作,也會先對站在櫃台前的客人口頭打招呼,請客人稍候一下。每回點了熱飲有回沖需求時,這位女店員,總是小心翼翼將回沖完的熱飲轉交給我,並再三叮嚀要小心燙手,令人倍感窩心。
另外一次,和外子去超市換購集點活動商品,因為程序繁瑣,我們要換購四個商品,就要各自結帳四次,每個商品還有一式兩份的取貨單據,顧客共要簽名八次。當時正逢下班尖峰時間,面對排隊結帳的長長人龍,櫃台小姐仍然十分有耐心,一個步驟一個步驟引導我們依照指示操作,毫無不耐及不悅,我與外子相視而笑,打從心底佩服她的高情商與敬業精神。
我並不認為「花錢就是大爺」,雖然本身不是服務業,但多少還是可以體諒這個行業的辛苦及不容易,深知難以面面俱到。碰到服務人員偶一為之的疏忽,也多能釋懷,不會放在心上,畢竟誰能無過。
但看到同學轉述她大聲對便利商店店員講那句:「這樣夠清楚了嗎?」然後店員態度便好轉了時,很有畫面,忍不住哈哈大笑出來,畢竟那位店員真的是太過頭了,也辛苦我那只是想取個貨的同學了。
我想,不管是服務的人,或是被服務的人,彼此都應該互相尊重,這才是最正確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