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立法院力拚本會期三讀通過「政府撥補勞保法制化」,行政院昨跟進修法。行政院會昨通過《勞工保險條例》第66條與第69條修正草案。行政院長卓榮泰說,勞保是勞工最重要的退休保障制度之一,為穩定基金流量,政府自2020年起逐年編列預算撥補勞保基金,撥補金額持續增加,搭配多元投資,基金規模已達1.2兆元。
政院版草案將政府撥補納為勞保基金來源之一,明定由中央主管機關依政府財政及勞工保險財務狀況,每年編列預算撥補,「勞工保險之財務,由中央政府負最後支付責任」,納入中央主管機關應至少每3年檢討保險財務。
草案未明定每年撥補金額,而是依政府財政及勞保財務狀況每年編列預算。
外界呼籲調整多年沒變動的勞保投保級距,勞動部長洪申翰說,須綜合考量調整級距對勞保財務的影響。他說,行政院與勞動部一直在研議修法,不算突然提出。
國民黨立委質疑,政院維持撥補就是勞保改革基調,缺乏具體改革方案,無法解決勞保基金的長期危機,也有立委建議納入證交稅等不同財源。
前總統府國家年金改革委員會委員吳忠泰表示,在野黨過去選擇裝聾作啞,執政黨也似乎認為碰不得,勞保等缺口的地雷就在台灣各政黨。
政大財政系教授兼系主任陳國樑表示,如果沒有固定財源,還是要從預算挪移,這樣沒有實質意義,比較好的做法是另訂撥補特別條例,常態性撥補一定要註明財源來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