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琹涵
當一個人年歲逐漸大了,彈性不足,有時不免固執己見。這時,我常提醒自己「寬容以待是必須。」
好朋友的哥哥定居美國多年,有個父執輩是恩人,那時父母已逝,她覺得應該有所表示,於是,她把父執輩的地址和電話給哥哥,希望哥哥能親自前往拜訪。她以為此事不難,何況哥哥和對方住在同一州。然而,哥哥一直沒有完成,為此,她很不高興。每回提起,多有氣憤之語。
有一次,我忍不住跟她說:「或許哥哥有困難,只是沒有說。你既然知道父執輩的地址,為什麼不能自己寫封信寄去,以表達感謝之意呢?」此後,她不再向我提及此事。
我們多麼容易對別人大肆批評,以為錯都在別人,其實,也有可能是誤會了。哥哥在異鄉奮鬥,還有自己的家人需要照顧,壓力是很大的。不提,是怕妹妹擔心,也是一種體貼。美國土地遼闊,即使居住在同一州,也可能距離很遠。何況,還有其他各種生活和工作上的顧慮和煩惱,妹妹難道就不能諒解嗎?
人生實難,每個人都有各自的承擔和辛苦。我以為,給別人留有餘地,更能彼此相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