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廚餘養豬禁令仍未解除。環境部環境管理署昨先後在台中、屏東等地,召開養豬廚餘蒸煮溫度及影像監視系統政策、安裝及補助說明會。環境部強調,目前全台有429家廚餘養豬場,未來都要安裝廚餘蒸煮即時監測系統,若沒有裝設,就不能用廚餘養豬,違者最高依《廢棄物清理法》,開罰300萬元,目標12月6日前全面裝設完成。
根據非洲豬瘟災害應變中心日前公布的疫調報告指出,未落實蒸煮規範的廚餘是出現非洲豬瘟確診的最大破口。根據環境部統計,全國廚餘養豬場上傳申報率90%的場次,占全體的82%,顯見大多廚餘養豬戶均未符合百分百申報的規定。
為了即時監控廚餘蒸煮情形,環境部環境管理署長顏旭明表示,全國429家廚餘養豬的畜牧場,都將要求裝設廚餘蒸煮即時監測系統,如果蒸煮未符合規定的時間及溫度,該畜牧場、地方環保局、農業局,以及環境部、農業部等都會收到系統的警示,地方政府會先致電聯繫該畜牧場提醒,必要會到現場稽查。
至於何時開放廚餘養豬?顏旭明說,在全面查廠、廚餘蒸煮即時監視,法律完備等3個前提條件未同時達到下,不會貿然開放廚餘養豬。
顏旭明說,估計1場的裝設費用約13萬元,政府最高補助一半,約6萬5千元,若多1個蒸煮設備則再增加8千元補助,預估總補助費用近3千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