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夜晚頻繁起床上廁所,是許多長輩的日常,但若一晚超過2次,即屬夜尿症。根據國際尿控協會定義,夜間需起床排尿達2次以上即為夜尿,台灣70歲以上長者約7∼9成有此困擾。
泌尿科學會資料顯示,夜尿盛行率會隨年齡提升,70∼80歲男性比例可高達93%、女性則達77%,不僅干擾睡眠,也影響心血管健康與生活品質,銀髮族若有夜尿症困擾,應積極改善。
屏東馬光中醫診所葉正強醫師指出,夜尿主因包含:睡前飲水過多或喝含咖啡因、酒精飲品;慢性疾病如糖尿病、心臟衰竭、腎臟病、失眠等;服用利尿劑等藥物;女性懷孕、男性攝護腺肥大亦是常見誘因。
中醫則從「腎陽虛」、「心腎不交」、「肝鬱氣滯」辨證治療,搭配中藥、針灸、按摩及生活調整,如睡前3小時減少飲水、避免茶酒咖啡為基本原則。
骨盆底肌無力會影響膀胱功能,引起夜尿或漏尿。建議長輩每天練習30∼50次凱格爾運動,可採「憋尿感、夾屁股」方式,每次收縮3∼5秒再放鬆,有助訓練控尿肌群,改善夜間頻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