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睡眠之門 文/羅素‧瑞特博士(神經內分泌學教授)等 |2025.11.01 語音朗讀 60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常見的安眠藥物會損害記憶 受試者服用安眠藥三唑侖(酣樂欣)時,他們能夠回憶起前一天聽到的隨機字詞數量較少。藥物的劑量愈高,記憶愈差。圖/123RF 進入穩定睡眠所需的分鐘數 在這項前導研究中,服用褪黑激素的受試者,入睡速度幾乎跟服用強效安眠藥的受試者一樣快。圖/123RF科學研究的一致發現是:褪黑激素能使受試者感到放鬆或昏昏欲睡。 圖/123RF服用褪黑激素後,會感到安寧平靜、體溫降低,並且昏昏欲睡,即打開睡眠之門。圖/123RF 文/羅素‧瑞特博士(神經內分泌學教授)等褪黑激素對體溫的影響,是它能夠增強睡眠的關鍵之一。體溫下降最快的時候恰好與夜間褪黑激素濃度上升最快的時間重疊,通常發生在晚上9點到12點之間。如果你在體溫下降最快時關燈睡覺,你會最快入睡而且睡得最久。69歲的珍認為,她之所以能擺脫長達13年的失眠困擾,得歸功於褪黑激素。她在55歲接受了子宮切除手術,自此開始出現睡眠問題。手術後她很難入睡,每晚只能睡3到4小時。極度渴望睡眠的她表示:「我在服裝店工作,每周要跟800位顧客打交道。我真的得一直保持機靈。但我發現,我開始記不住名字,就連熟人的名字都想不起來,我甚至無法好好連續說話。每個人都看得出我確實相當不對勁。」安眠藥vs.褪黑激素珍終於去看醫生,醫生開了一種名為三唑侖(藥品名為酣樂欣)的安眠藥。一開始,這種藥對她的睡眠很有幫助。她表示:「這真是個好東西,非常快速就生效,而且讓我睡了一整晚。」但在長期服用酣樂欣3年後的某一天,醫生竟毫無預警地拒絕再開處方給她。「醫生告訴我,他們發現酣樂欣有太多壞處,所以不希望我再繼續服用。」停藥不久,珍又開始失眠了,不但比以前更嚴重,還感到強烈憂鬱。她說:「沒有人告訴我一旦停藥就無法睡著,也沒有人告訴我會感到這麼憂鬱。」因此,她轉而購買開架式的安眠藥尋求緩解:「我服用這些抗組織胺藥2年了,那時我的心臟會在晚上開始狂跳,所以我覺得這些藥對身體也不好。於是我又去看醫生,這次他跟我提到褪黑激素。」珍嘗試了褪黑激素,發現效果非常好。她表示:「它不像酣樂欣那樣立刻讓我昏睡過去,但讓我睡得更好。我服用的是在舌下溶解的那種。有時,還沒完全溶解我就睡著了。醒來後,我不會感到昏昏沉沉或頭暈腦脹。服用褪黑激素,你感覺不到自己用了藥。」服用褪黑激素後,珍注意到許多變化。「當你睡得更好時,任何事情都變得更順利。我的記憶力改善了。我的體力更好了。即使已經結婚42年,我的性生活還是很棒。」 褪黑激素發現歷程世界各地服用褪黑激素改善睡眠的人愈來愈多,珍也是其中之一。大眾最早得知褪黑激素可以助眠是在1993年的秋天。那時,麻省理工學院一項睡眠研究的結果被廣為宣傳,研究發現即使少到僅有0.1毫克的褪黑激素,都能促進健康年輕受試者的睡眠。然而,在那之前數10年,研究者就已經知道褪黑激素增進睡眠的效果。最先察覺這點的是耶魯大學皮膚科醫生亞倫‧勒納,他發現了褪黑激素。1960年,當他首次將這種荷爾蒙注射到人體時,他觀察到受試者出現了輕微鎮靜。不久後,其他研究者開始檢驗這種新的神祕物質。褪黑激素如何助眠?無論結果如何分歧,他們一致的發現是:褪黑激素能使受試者感到放鬆或昏昏欲睡。起初,他們認為褪黑激素的鎮靜特性是種副作用,類似抗組織胺引起的嗜睡。目前則普遍認為,誘發睡眠是這種荷爾蒙——褪黑激素,主要的功能之一。褪黑激素研究者對於褪黑激素究竟如何幫助人們入睡尚未達成共識(比起90年代,2025年已取得較多、較明確的共識)。可能的機制有2種:(1)可能改變你的晝夜節律,將你通常入睡的時間調整到一天中更理想的時間;和/或 (2)可能具有直接誘發睡眠的效果。雖然我的同事對這個議題仍有爭論,但他們對服用褪黑激素後的生理變化達成共識:你會感到不那麼緊張、反應時間變慢、心率下降、感到安寧平靜、體溫降低,並且昏昏欲睡。這種種的變化被稱為「打開睡眠之門」。一旦開了門,入睡就容易得多。自1835年以來,人們就知道人體溫度也具有明顯的晝夜節律,白天上升、夜間下降。一天中的體溫波動只有1度左右,但對睡眠仍有強烈的影響。一般來說,當你的體溫下降時比較容易入睡,而當體溫上升時比較容易醒來。有趣的是,如果你在體溫下降最快時關燈睡覺,你會最快入睡而且睡得最久。體溫下降最快的時候恰好與夜間褪黑激素濃度上升最快的時間重疊,通常發生在晚上9點到12點之間,取決於你個人獨特的晝夜節律。如果你在褪黑激素周期的其他時間點上床睡覺,無論更早或更晚,你的睡眠可能既不那麼安寧、也不會持續那麼久。直到最近(90年代),一般還是認為夜間褪黑激素生成的增加和體溫的下降只是巧合,它們同時發生,但沒有因果關係。現在,詳盡的研究證明了,褪黑激素對體溫有直接的影響。研究者發現,如果你在白天服用褪黑激素(此時你自然的褪黑激素濃度較低、體溫較高),它會降低你的體溫。相反地,如果你在夜間照射非常明亮的光線或服用降低褪黑激素的藥物(如β-阻斷劑),以此阻止褪黑激素的產生,你的體溫就會上升。(摘自《褪黑激素神奇療癒力:讓你有好睡眠、還可抗衰老、增強免疫力,降低癌症、糖尿病、心臟病、失智等疾病風險》,柿子文化出版) 前一篇文章 【中醫專欄】冬季到了,台灣人該這樣進補 下一篇文章 【營養專欄】破解糖尿病飲食4大迷思 熱門新聞 01談經典之鑰 肯定我是佛2025.10.2602佛光山在家戒會 海內外戒子行佛2025.10.2703【白色墨水】喜色忘形的藝想世界2025.10.2604星雲大師全集【經義】佛法滿人間—心能轉境2025.10.2705紐國馬努考東區警局培訓 北島佛光山召開2025.10.2806【小土豆日記】泡麵來襲2025.10.2707跆拳世錦賽 18歲劉侑芸奪金2025.10.2708【晨齋語錄】正確觀念2025.10.2609不變的真心,最動人!2025.10.2610【四季花藝聯想】秋色圖鑑 橙黃橘綠正斑斕2025.10.26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營養專欄】破解糖尿病飲食4大迷思【中醫專欄】冬季到了,台灣人該這樣進補食安醫師顏宗海 教你打造無毒餐桌【養眼專欄】為何視力好或高度近視,都易提早白內障?吃得好 讓排毒變成日常【聊聊心裡事】從暴怒與成癮,看見男性內在的創傷與療癒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