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每年十月二十九日為世界乾癬日,今年主題為「乾癬共病連環扣,癬境求生方法多」。乾癬不只是影響外觀,也常伴隨心血管疾病、高血壓、糖尿病、肥胖、憂鬱症等。
台北林口長庚醫院皮膚科副教授級醫師黃毓惠指出,乾癬不是單純的皮膚病,而是一種慢性免疫發炎疾病,會反覆發作、引發許多共病症。根據統計,台灣約有百分之二至三的人口受影響,代表每一百人中就有二到三人正在與乾癬共處。
黃毓惠說,乾癬病友常見的共病問題會相互影響,形成惡性循環。尤其,乾癬可能導致胰島素阻抗,使肝臟細胞受損,加劇發炎因子以及皮膚病灶。乾癬病友容易合併脂肪肝,高出一般人的二點七倍,應定期檢查監控肝臟健康。
乾癬與乾癬性關節炎屬於全身性免疫失衡引起的慢性發炎疾病,約三成患者同時出現關節炎。台灣乾癬協會理事長柯怡謀指出,乾癬不只是皮膚病,其發炎反應會透過血液影響全身,引發血管內皮受損、動脈粥狀硬化等問題。研究顯示,乾癬患者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為一般人的二至三倍,平均提早五年發病,且病情愈重、病程愈長、風險愈高。
目前乾癬治療可分為四線,包含類固醇、免疫調節劑、照光治療、生物製劑等,患者應依據自身情況選擇合適的治療方式。柯怡謀提醒,唯有早期診斷、整合照護與政策支持,才能中斷「乾癬共病連環扣」,降低死亡與失能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