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妖鬼魅亦有真情在 悅讀《聊齋誌異.聶小倩》

文/李玲珠 ( 高雄醫學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 ) |2025.10.21
140觀看次
字級
全版圖/AI生成
預購《理想的讀本》請掃描QR-Code
《理想的讀本》。圖/一爐香文化提供
全版圖/AI生成

文/李玲珠 ( 高雄醫學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 )

如果月黑風高、無法成眠,讀讀《聊齋》,或許,夜晚可以很熱鬧。如果學測、指考不盡如人意,讀讀《聊齋》,或許,生命可以不孤寂。如果厭倦了人間的應酬語,讀讀《聊齋》,或許,真情可以只在自己。《聊齋誌異》寫鬼故事、寫精怪傳奇,更寫出世界永遠不可思議的驚奇。



懷才不遇、屢試不第、以塾師終老的蒲松齡,大概是史上蒐集各種妖魔鬼怪、超自然現象與傳說最豐富的作家了。《聊齋誌異》也是「孤憤之書」,被視為清代重要的諷喻小說,寄寓了作者深刻的生命體悟。

鬼才應厭人間語

愛聽秋墳鬼唱詩

蒲松齡,字留仙,世稱「聊齋先生」。據說自幼羸弱多病,家人擔心他無法長壽,所以取名「松齡」;長相與出生當晚父親夢見的和尚相仿,所以字「留仙」;「聊齋」是他書房的名字。

蒲松齡特別喜歡神怪故事,經常四處蒐集,甚至在路旁擺設茶煙、綠豆小米粥,作為說神怪故事的報酬,再將採集來的故事增添補飾,完成短篇文言小說集《聊齋誌異》。

因為家貧,無力印書,小說僅在同儕間抄寫流傳,直至蒲松齡死後半世紀(一七六六年)才得以刊行。其後傳至日本,甚受藝文界喜愛,還激發了江戶時代怪談文學的發展,至今《聊齋》已有近二十國的譯本。

荒煙古寺,夜半情挑

〈聶小倩〉故事開頭很尋常:準備科考的書生甯采臣,為了節省盤纏,寄宿在人煙幽杳的古寺。寺廟清雅、遠離塵囂,正適合應考,然而,原來香火鼎盛的寺廟,而今卻「蓬蒿沒人」。寺廟何以敗落、杳無人跡?一般人可能起疑,但對想省錢、專意科舉的書生,卻彷彿撿到便宜,不僅甚喜,還準備「久客」。

僧舍中,只有南邊「扃鍵如新」,住著甯采臣唯一的鄰居燕赤霞,兩人他鄉相遇、相談甚歡。故事開端,作者用雅致的淡筆,勾勒出文人應考前的苦讀圖,及一杯濁酒喜相逢的樂友圖。甯采臣也彷彿是幸運的:天時、地利、人和,都讓他朝中舉邁進。

當晚,甯采臣準備入睡時,一位豔絕美女竟主動投懷送抱。面對暗夜的豔遇、露骨的挑逗,甯采臣卻以「廉恥道喪」直接拒絕。

目的未達的聶小倩,再度以夜深、無人知曉,繼續色誘甯采臣;這個二度出招,是蒲松齡對人性深刻的觀察,也是小說細膩的筆法。夜闌人靜,若與美女悄悄苟合,可以滿足欲望,也無損書生的形象;偽君子只需在人前演出「正人君子」即可──此刻是暗夜。

但甯采臣不是偽君子!所以聶小倩遭到斥責,這是她色誘以來未曾有的挫敗。遭拒的聶小倩,竟還「逡巡若復有詞」,直至甯采臣搬出唯一鄰居燕赤霞時,才顯恐懼而離去。

離開前,又拋了一枚金錠在床褥上:色誘不成,繼之利誘;甯采臣依舊不為所動,直接將金子丟到門外,還稱不義之財髒汙了自己,再度印證他是真君子!

暗夜情挑沒讓讀者臉紅心跳,隔日卻接連讓人心驚肉跳:新來投宿的考生與僮僕都莫名暴斃了!且死狀一樣,腳心被刺了小洞。懸疑恐怖的氣氛中,聶小倩又出現了,並向甯采臣坦承自己其實是鬼,兩名死者都是她殺害的。足心的小孔是為了取血,以供老妖飲用;金元寶是羅剎鬼骨,用來擷取心肝。

真相至此大白!但更可怕的是──將有更厲害的夜叉要來取甯采臣性命。甯采臣慌張驚駭極了,按捺內心的驚恐向女鬼求救;聶小倩指點他投靠燕赤霞保命,條件是要搭救自己脫離妖怪的掌控。

夜叉來襲,利劍收妖

隔日一大早,甯采臣就趕緊投奔燕赤霞;燕赤霞卻以個性孤僻、不喜歡與人同寢,婉拒了甯采臣。甯采臣為了活命,哪還顧得上君子形象?非要與燕赤霞同寢。燕赤霞只好鄭重囑咐甯采臣:千萬不可偷看他的行李箱,否則會對兩人都不利,隨後將箱子放到窗台上。

當夜幕又低垂時,深恐夜叉取命的甯采臣嚇得睡不著,燕赤霞卻鼾聲如雷鳴。將近一更時,窗外果然出現逼近室內的身影,偷窺的目光快如閃電──夜叉果然來了!瞬間,窗上的箱子射出明亮的東西,力道之強,撞斷了窗上的石櫺;再一個電光流影,又迅速收回箱子。

燕赤霞立即起身,檢視箱中物品,從箱中取出晶瑩光亮、長約兩寸、寬約韭菜葉的東西,然後對著月光嗅聞,數落老妖怪竟敢破壞他的箱子。原來,箱子裡藏的正是一柄可以收妖的寶劍,但老妖未死,逃走了。

隔日,甯采臣依照小倩的指示,果然在有烏鴉築巢的白楊樹底挖到白骨;祭祀過後,聶小倩也現身致謝。甯采臣就帶著燕赤霞餽贈的降魔劍囊、聶小倩的白骨返家。

情之所鍾,超越陰陽

寺廟裡,聶小倩都是夜晚出現,姿容豔絕,卻是誘殺男子的手段;跟著甯采臣返家後,白日裡,映入眼簾的小倩「肌映流霞,足翹細筍」,更顯嬌豔可愛。即使美豔,仍然是鬼;雖然甯采臣接納她,並仗義將她帶回家,但家中尚有母親與久病的妻子。

甯母得知兒子帶了女鬼返家後,先是「愕然」;見面之後,更是「驚顧不遑」,不准聶小倩拜見媳婦,更不讓病重的媳婦知道兒子帶回個女鬼。所以,即使聶小倩應對有禮、「綽約可愛」,又能操勞家務,甯母只能言明:「用承祧緒,不敢令有鬼偶」;小倩也言明只是感恩,將以兄妹相稱。

做為報恩的鬼,聶小倩守分寸,日日在甯家協助家務,實際替代了久病的甯妻,減輕甯母操持的辛勞;夜晚則以讀經方式陪伴甯采臣,直至深夜,再返回她的荒墓墳頭。如此體貼的深情,終於感動甯母,願意讓她留宿。小倩也從初來時的「未嘗飲食」,轉為「漸啜稀酏」,愈來愈接近人的飲食起居;更有趣的是,甯家因為熟悉她的存在,也逐漸忘了她不是人。

甯妻病歿後,甯母竟希望兒子納娶聶小倩;在確認傳宗接代、子嗣問題不致受鬼妻的影響後,甯家舉辦喜宴、周告親朋鄰里,甯采臣正式納小倩為妻。

新嫁娘的小倩華容高貴、脫俗出塵,竟讓賓客疑為天仙下凡;又因為善畫蘭梅,讓獲得餽贈的親朋不僅歡喜,甚至引以為榮。聶小倩全然地從誘殺男子的鬼魅,轉變為甯家頗具人緣的新婦,更足見她「做人」成功。

終離鬼窟,修得正果

有情「人」終成眷屬,但當初掌控小倩的金華老妖,不甘心她就此遠遁,讓自己失去可以輕鬆吸取人血精氣的工具,所以不斷找尋她,想抓她回去。聶小倩憂心忡忡,叮囑甯采臣將收妖的劍囊掛在門上。

夜半時分,兩人燃燭對坐,不敢就寢。接著,果然看到「電目血舌」的夜叉在門外徘徊,想進門,又疑慮門上掛著的劍囊。夜叉終於按捺不住,伸爪抓取的瞬間,劍囊冒出半身的「鬼物」,將老妖揪入劍囊,迅即又悄無聲息。

看到整個過程,甯采臣只是「駭詫」,聶小倩卻是大喜說「無恙」了;檢視劍囊,只見清水數斗,老妖終於被降服了。數年後,甯采臣果然榮登進士,所育的三子也都仕進有成。

〈聶小倩〉融和了志怪、愛情、俠義三種元素,有鬼怪害人的恐怖,有甯采臣的磊落坦蕩,有燕赤霞的俠義豪爽;也有聶小倩的淒美向善,有甯母的寬容慈愛。轉折細膩,不愧是膾炙人口的名篇。摘自《理想的讀本.國文四》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