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曾五木」的五種日本珍貴名樹,是古代傳統木曾漆器所使用的高級木材來源。圖/楊全斌
文/楊全斌
木曾五木(KISOGOBOKU)是日文,意思是指日本長野縣木曾山區的五種珍貴名樹──日本扁柏、花柏、明日檜、日本金松、鼠子。對觀光客而言,木曾山區不但是山之國、水之國與森林之國,也是山明水秀森林浴的好地方,相當於我們的阿里山、溪頭與杉林溪,而五種珍貴名樹,更是傳統木曾漆器所使用高級木材的來源。
「木曾五木」這個名稱的由來,其實有一個故事,在森林保護政策上有極重要的歷史指標,這個政策造就了今日好山好水的木曾,也使木曾山區成了日本重要觀光景點之一。
在馬籠宿的街道仔細看,路邊可以看到一個「木曾五木」的說明牌,記載著西元一七○八年(寶永五年)五月,尾張藩禁止木曾居民砍伐日本扁柏、日本花柏、羅漢柏、日本黑檜、日本金松等五種樹木,違者死罪,此即所謂「一樹一人頭、一樹枝一手腕」(砍一棵樹就要一個人人頭落地,砍一樹枝就要斷一隻手腕),在這恐怖政策下,村民的經濟發展也就隨之崩潰。
此政策的實施,是因為江戶時代初期城郭、城下町、武家屋敷建築與造船等,需要大量木材,而木曾山區自古以出產優秀木材著名,因此隨著這些建設而遭受濫伐;當時管理木曾山群的尾張藩便採取嚴厲的保護政策,一開始只針對檜木(靜宜大學前副校長,研究台灣山林植物生態與分類的專家陳玉峯先生,指扁柏),之後將可能被誤認的其他四種樹木包含進來(陳玉峯先生認為容易弄混的約三種,明日檜及日本金松很容易區別,因此他認為此說值得懷疑)。
隨著留山政策的擴大,禁止砍伐的區域與樹種都更為增加,達到更進一步的森林保護,這樣的政策也成了日本全國各地的模範。今日木曾山區以木曾五木為主體形成青山麗水,以擁有知名木材而聞名是有其由來的。
話說回來,台灣也有所謂「阿里山五木」(註❶)、「台灣五木」(註❷)的說法,就是紅檜、扁柏、台灣杉、香杉、肖楠(註❸),都是台灣原生珍貴的樹種,然而我們在報紙上常常可以看到盜砍珍貴樹木的報導,這一點與日本傳統的「一樹一人頭」政策相比,真的是罰則太輕了,山老鼠都不怕,難怪山不山水不水,環境不斷惡化。
註解:
❶阿里山五木:有兩組,一為紅檜、台灣扁柏、台灣肖楠、鐵杉、華山松,二為台灣紅檜、台灣扁柏、台灣鐵杉、台灣杉、台灣華山松。
❷台灣五木:紅檜、台灣扁柏、台灣肖楠、台灣杉、香杉。
❸台灣貴重針葉五木:檜木(紅檜及扁柏)、台灣肖楠、台灣杉、台灣紅豆杉、香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