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Pexels
文/謝袖芸
某天,朋友跟我說,latte(拿鐵)和flat white(馥列白)的差異在於後者的奶泡比較細緻絲滑。當下我還半信半疑,心想多年來早上一杯咖啡的儀式感莫非是場寂寞嗎?
抱著這分覺察,之後點 flat white時,我開始屏息,品嘗奶泡在舌尖上那分綿密感。還真奇妙,這同一杯flat white,入口時還真的品嘗到滑順柔和。相較之下,latte的奶泡細緻度就比較少一點,口中的豐厚感更快消失,咖啡本身的存在感很快取代奶泡感。
原來,咖啡師製作這兩種飲品的標準是相當嚴謹的,蘊藏著一分不為人知的匠心。這分發現,帶給我一種難以言喻的驚喜與感動。
過去我只在表面上看見品項名稱的不同,從未真正感受過兩者間的口感差異,只是今天明天每一天,以為換了個名字就能換個心情,渾然不知其中奧妙。那種被表象蒙蔽、錯失細節的感覺,讓我重新審視自己對待生活的態度。
我的無知與麻木,讓那細緻的奶泡隱藏了多年,直到朋友這分「緣」的出現,我的心才有了新的「認知」,視野也隨之開闊。
這分認知,讓我主動地去「實踐」去觀察、去感受。換句話說,外在的「境」本身並無好壞,它永遠如實地存在,是我們的心賦予了它意義與好壞。
從此以後,flat white與latte的差異清清楚楚,對於咖啡師製作過程的認識也明明白白,入口時該有的口感,也就真真實實地感受到了。這分深刻的覺察體會,不再只是口腹之欲的滿足,而是心靈上的一種啟發。
佛法的美好,就像那一直存在卻不被察覺的細緻奶泡一樣,真理早已存在於世間,它不因我們的認知而增減,只待有緣人以一顆清明的心去覺察。這分體悟,讓我對佛法修行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它提點了我們,轉變的力量從來都不在於改變外境,而在於我們內心的覺察。
從今往後,這分用心品嘗的精神,將不再只屬於咖啡,而是我對待生命中每一個細節的態度。我相信,當我們的心能夠愈來愈清明,當我們能夠隨時保持覺察與反思,每一個平凡的日常,都會因為我們的用心,而變得不平凡,充滿了無窮的啟示與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