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浮水印

文/赫連擁 |2025.10.10
50觀看次
字級
圖/克拉克

文/赫連擁

你可曾對著光仔細觀察過鈔票、證書或某些重要文件?有時會意外發現到一個若隱若現的圖案或文字,既神祕又特別,彷彿紙張生出了「胎記」,而且通常只在特定角度下才會顯現。

這樣的記號,就是「浮水印」(英語:watermark)。有些浮水印甚至可用手觸摸、能感覺到它在紙張上呈現出的「高低起伏」。

浮水印的歷史,可追溯到13世紀末,義大利出現了最早的浮水印。當時造紙廠為了標示自家生產的紙張,把特製的金屬線模壓在造紙網上,通常是一個簡單的花紋或字母。當紙漿在過網紙製時,因網面的厚薄差異會留下圖案,由於薄的地方透光性較好,透著光線,圖案或標記便會現形。

防偽標誌 透光現形

浮水印的概念,就如同現在的產品商標,卻比單純印刷更隱密持久,不僅成為造紙廠的「簽名」,也是品質保證。

後來,人們發現這種在「紙張製作過程」裡,所形成的浮水印難以仿造,於是廣泛應用在鈔票、護照、證書以及各種重要文件上,發展成為今日常用的防偽技術之一。

隨著科技的進步,浮水印的製作方式也愈發先進。譬如,利用特殊模具或雷射製作,讓浮水印的圖案更加精細,甚至能做出帶有陰影層次或立體感的浮水印,細節可比照片一般。

除了紙張,浮水印更延伸到了數位世界。當你看到圖片或影片上疊加了一層半透明的文字或商標,那其實也是一種浮水印,透過數位的呈現方式,用來保護創作者的著作權。

承載歷史 走向數位

除了防偽,浮水印更兼具美學、藝術及紀念價值。許多藝術紙、信箋、甚至書籍內頁,也會設計專屬浮水印。此外,浮水印也成為藝術家表現創意的媒介,例如在版畫或手抄紙上製作,增添作品的獨特性與收藏價值。對收藏者來說,紙上的浮水印有時還能透露出製紙年代與來源,像是一本書或一幅畫的「DNA」,提供了鑑定的依據。這些隱藏在紙纖維中的符號,不僅實用,還承載了歷史文化的訊息。

從傳統手工造紙,乃至高科技資訊安全,浮水印,這個從古老造紙術誕生的「隱形記號」,至今仍在我們的生活中發揮著默默守護的超級任務。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