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能首超燃煤 能源轉型新里程 |2025.10.09 語音朗讀 415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2025年上半年,全球再生能源發電量首次超越燃煤,象徵能源轉型進入歷史性里程碑。圖為荷蘭阿米爾太陽能園區。圖/取自《衛報》全球每年1月至6月發電量 資料來源/低碳與能源智庫Ember 製表/人間福報編輯部綠色和平組織成員日前乘坐划艇,封鎖比利時澤布呂赫港抗議,呼籲停止進口液化天然氣,轉向再生能源。圖/取自greenpeace官網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在全球能源轉型的歷程中,2025年上半年成為歷史性的一刻:再生能源首次超越燃煤,成為全球主要電力來源。英國《衛報》報導,根據低碳與能源智庫Ember的報告,2025年上半年再生能源發電量達到5072太瓦(TW),超過燃煤的4896太瓦,占全球電力市場的34.3%,首次領先燃煤的33.1%。1太瓦相當於1兆瓦特,約等於10億度電。這一轉變主要歸功於太陽能與風能的快速增長。2025年上半年,太陽能發電量創下31%的增長,風能則增長7.7%,兩者合計增加了403太瓦,足以滿足全球電力需求增長的2.6%。其中,中國大陸在太陽能領域貢獻了全球增長的55%,美國和歐盟分別貢獻14%和12%,印度則貢獻了5.6%。潔淨能源增長 跟上用電需求根據Ember報告,2025年前6個月,全球再生能源的發電增幅已超過日增的電力需求,使煤炭與天然氣的用量出現小幅下降。與2024年同期相比,全球太陽能發電今年上半年成長近3分之1,滿足全球新增電力需求的83%,風力發電雖只成長7%,但兩者已使再生能源的發電貢獻得以首次取代化石燃料。Ember指出,大陸與印度是推動再生能源激增的主要力量。大陸作為全球最大電力消費國,2025年上半年減少了2%的化石燃料發電,同時太陽能與風能發電量分別增長43%與16%。印度的太陽能與風能發電量分別提升31%與29%,使煤炭與天然氣的使用量下降3.1%。報告作者兼Ember資深電力分析師維楚斯莫提卡(Malgorzata Wiatros-Motyka)表示,這一里程碑代表至關重要的轉折點,「太陽能與風能的成長速度,如今已能滿足全球電力需求增加,進入清潔能源增長與用電需求增長並駕齊驅的新時代」。儘管全球整體趨勢向好,但美國和歐盟在這一過程中面臨挑戰。美國在2025年上半年煤炭發電量上升17%,主要原因是風能和水力發電量減少,導致對燃煤的依賴增加。歐盟也因為天氣因素,風能和水力發電量下降,導致煤氣和煤炭的使用量分別上升了14%和1.1%。BBC也指出,美國與歐盟等富裕國家,在發電上對化石燃料的依賴反而比以往更高。歐美化石燃料 依賴反增不減 展望未來,全球再生能源的發展仍面臨挑戰。國際能源機構(IEA)預計,到2030年,美國的再生能源容量僅達原先預期的一半,主要原因是政策減少和市場不確定性。未來,各國需加強政策支持和基礎設施建設,以確保再生能源的持續增長,實現全球能源持續發展。 前一篇文章 輝達北士科總部卡關 北市府提T12盼解套 下一篇文章 諾貝爾化學獎 美日澳3學者研發「金屬有機框架」 熱門新聞 01快遞4千件新衣 台北佛光人送愛到花蓮2025.10.0402逾850校學生 每天閱讀《人間福報》2025.10.0403星雲大師全集⑲【佛教管理學②】叢林的管理法③2025.10.0404印度生命線快車 治療百萬人2025.10.0405日自民黨選黨魁 麻生握關鍵票數2025.10.0406馬太鞍溪再遇豪雨 恐又成堰塞湖2025.10.0407以軍攔截援助加薩船隊 全球抗議2025.10.0408【印象旅人】盧比安納可愛的水龍頭2025.10.0409【海闊天空】繞一圈瀨戶內 品賞關西文史2025.10.0410美駐陸大使:一中政策不變2025.10.04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諾貝爾文學獎 匈牙利卡勒斯納霍凱摘桂冠以哈達成停火協議 人質將獲釋 諾貝爾化學獎 美日澳3學者研發「金屬有機框架」輝達北士科總部卡關 北市府提T12盼解套病童披英雄裝 就醫恐懼退散諾貝爾醫學獎 美日3學者揭免疫調節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