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手機童年」運動 家長熱烈回響 編譯/韋士塔 |2025.10.04 語音朗讀 466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擁有手機的平均年齡有下降趨勢。圖/取自positive.news網站青少年手機成癮的狀況日益嚴重。圖/法新社父母希望兒童多接觸真實世界,而非網路世界。圖/取自positive.news網站愈來愈多父母擔憂科技對兒童的影響。圖/取自positive.news網站無手機童年運動已獲得10多萬個家庭支持。圖/取自positive.news網站 編譯/韋士塔21世紀初期的社會變革運動歷史中,「無手機童年」(Smartphone Free Childhood, SFC)運動可望留下重要一頁;在智慧手機成為生活重要一部分的時刻,這項由民間自行發起的草根運動以「童年太短,不能只花在手機上」為宗旨,期望讓孩子們擁有更美好的童年。智慧手機成癮已成為重大社會議題,且隨著擁有智慧手機的年齡層逐漸下降,這種問題對青少年及兒童的影響愈來愈受重視。英國媒體監管機構Ofcom的調查顯示,高達89%的12歲兒童擁有智慧手機,甚至有4分之1的3、4歲幼童也持有智慧手機,另有半數的13歲以下兒童使用社群媒體。專家指出,過度依賴手機很可能出現「物質依賴」(substance related)和「成癮失調」(addictive disorder)症狀,包括渴望使用手機、想暫停或減少使用卻無法達成、想要增加使用時間或頻率、因使用手機而忽略生活與工作、因長期使用而導致人際關係疏離等。「無手機童年」運動,起源自一次隨意交談;兩位女孩的母親聊天時提到了手機,其中一位曾在《泰晤士報》工作的記者格林威爾(Daisy Greenwell)因此深感擔憂;她說:「我和所有人一樣,看到智慧手機對心理健康影響的證據。我知道我女兒開始受影響。」為了幫助自己的女兒以及更多兒童免於手機成癮,格林威爾與友人透過社群網站的群組,討論如何改善這這個狀況。這個群組獲得熱烈回響,格林威爾因決定發起「無手機童年」倡議,呼籲家長支持線上請願活動,全面禁止14歲以下兒童擁有智慧手機。「無手機童年」推出《家長公約》(Parent Pact),呼籲家長承諾,至少在子女完成國中學業前,不提供智慧手機,並於16歲前避免他們使用社群媒體。這項公約發布後,獲得熱烈支持,僅半年就獲得世界各地14萬名家長連署。此外,包含歌手帕洛瑪費絲(Paloma Faith)、知名演員班奈狄克康柏拜區(Benedict Cumberbatch)以及主持人巴內特(Emma Barnett)等名人,皆公開支持這項倡議。目前英國已有超過1萬1500所學校簽署這項協議,占英國總學校數逾3分之1。支持者認為,智慧手機不僅分散學童注意力,使他們能輕易接觸有害的網路內容,更可能導致上癮行為。格林威爾表示,當前的大型科技公司缺乏有效的監管,讓許多家長面臨兩難;他們往往不得不讓孩子接觸已知有害的智慧手機,否則孩子們可能被同儕孤立。格林威爾強調:「在智慧手機上,只需點擊幾下就會看到露骨、暴力及極端的內容;青少年平均每天收到200多條通知,這會讓他們更難專注於學業、愛好或現實生活中的友誼,甚至沉溺在虛擬世界中。」格林威爾表示,SFC《家長公約》獲得廣泛支持,證明這是許多家長的共識,讓孩子們的生活不再受大型科技公司演算法操控。 前一篇文章 冥想繪畫結合創造力 帶來平靜喜悅 下一篇文章 以色列音樂家巡演 化解反猶太浪潮 熱門新聞 01秋節送暖 佛光人進光復祝福2025.10.0902三好校園化身賑災物資中心 菲師生協助包裝2025.10.0903VEGRUN正念路跑 法寶寺攜手竹市府2025.10.0904三代喜同堂 永和學舍重陽敬老2025.10.0805自由女神與超級月亮2025.10.0806陳俊吉將繁花變佛身 法寶寺膠彩佛畫個展2025.10.0807【佛門攬勝】中川第一禪林:四川綿陽聖水寺2025.10.0808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禪學與淨土─禪師與禪詩 6-62025.10.0809諾貝爾物理獎 英法美3學者共享2025.10.0810連40天超種亮紅燈 高麗菜價恐跌2025.10.08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部分藥性永久存於環境 增致癌風險 農藥噴灑倍增 懸浮顆粒危害健康善用區塊鏈 確保生產效率與公平貿易 電子標籤溯源 保障糧食主權以色列音樂家巡演 化解反猶太浪潮冥想繪畫結合創造力 帶來平靜喜悅放風箏釋放壓力 幸福感飆升 作者其他文章部分藥性永久存於環境 增致癌風險 農藥噴灑倍增 懸浮顆粒危害健康善用區塊鏈 確保生產效率與公平貿易 電子標籤溯源 保障糧食主權以色列音樂家巡演 化解反猶太浪潮冥想繪畫結合創造力 帶來平靜喜悅放風箏釋放壓力 幸福感飆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