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23RF
文/蔡百祥
學習障礙怎麼辦?學習障礙該怎麼鑑定?在鑑定上,需要進行智力測驗與標準化學習相關測驗,兩者必須要有顯著的差異,並不是學習表現不好就等同於學習障礙。
實務上,學習障礙的評估並非僅針對單一學科困難進行檢視,更會一併考量是否存在其他可能影響學習的共病情況,例如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語言障礙、自閉症類群障礙症(ASD)或情緒與行為調節困難等。透過整合性的評估設計,能幫助釐清:
主要的學習困難來源為何?
是否同時合併其他發展性障礙或情緒行為問題。
各項因素之間如何交互影響、加劇孩子的學習挑戰。
因此,除了智力測驗之外,也會搭配多項標準化學習診斷工具與行為檢核表進行評估,協助全面掌握孩子的學習樣貌。以下為學習障礙常見的評估項目與使用工具分類:
語文與閱讀能力評估:
包括基本讀寫字綜合測驗、閱讀理解診斷測驗。
書寫與表達能力評估:
包括書寫表達診斷測驗、寫作診斷測驗、書寫流暢度、內容組織與語法結構評估。
數學能力評估:
包括數學診斷測驗、基礎數學計算評量。
學習策略與行為特徵檢核:
包括學習行為、時間管理、記憶策略、考試技巧、社交技巧檢核表,以及國小語文及非語文學習障礙檢核表(LDC)。
這些工具由心理師施測與判讀,透過系統性的分析,能夠釐清孩子在學習歷程中遇到的瓶頸,是語文、數學,或是學習策略上的問題,還是受到其他障礙或情緒困擾的影響,進而提出具體可行的教學建議與治療策略,避免重複挫折,幫助孩子重建學習信心,並協助他們順利跨越學習路上的重重關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