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災後 防禦工作

文/大林慈濟醫院  |2025.09.29
20觀看次
字級
圖/123RF

文/大林慈濟醫院 

颱風水災過後防疫工作,可從飲食、環境衛生及身體清潔防護措施做起。

環境衛生 衛生飲食



1.清除垃圾、屋內積水或是室外積水容器時,要注意尖銳物品以免割傷。

2.環境清潔,請先用肥皂水徹底清洗牆壁、地板、家具及幼童玩耍的地方後,再使用每10公升水加100cc的市售漂白水,充分刷洗消毒。

3.打開室內的除溼機或窗戶讓室內通風,減少溼度過高室內發霉。

4.糖尿病或其他慢性病患應減少外出,如需外出亦應配戴口罩,減少因吸入灰塵及細菌造成呼吸道感染。

5.飲用水一定要煮沸至少3分鐘,或喝市售包裝水。

6.不可以吃泡過水的食物或因停電解凍的食物,即使未拆封的包裝食品也要小心檢視,若有破損,則應丟棄。

7.食物要煮熟並盡早食用,隔夜食物如無冷藏請勿食用。

8.飯前便後,要用乾淨的水徹底洗手。

9.泡過水的餐具要煮沸消毒,不能煮沸的餐具,以每10公升水加40cc漂白水,浸泡30分鐘,再以乾淨水清洗乾淨。

10.冷飲茶品、果汁最好不要碰,因為冰塊、自來水細菌數激增,很容易引起腹瀉腸胃疾病。

身體衛生 保健治療



1.下雨後,民眾如使用濁度增高的自來水,容易導致眼睛感染,如出現眼睛乾澀、紅腫、有異物感、癢、分泌物增多等症狀,建議要以燒開的水洗臉。

2.如果家中積水要清理,最好戴上棉質手套後再套上塑膠手套,雙腳也先穿上棉質襪子,再套上塑膠雨鞋,以減少對患部的過敏及蚊蟲叮咬。

3.工作完即刻以肥皂充分洗淨手、腳,清潔中穿戴的手套及雨鞋,要間歇使用,並保持手腳皮膚乾燥,減少皮膚磨傷、溼疹、香港腳的復發。

4.手部、腳部有傷口時,應盡速將傷口徹底消毒及包紮,避免再受汙水感染。

5.避免在不明水源及不流通的野外水池中赤足涉水。

在清掃過程中,如果出現發燒、腹瀉、嘔吐、頭痛、皮膚發炎紅腫、骨頭關節肌肉及後眼窩痛時,請盡快到附近的醫院求診治療。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