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萱/台北市石牌國中九年二十一班
「不完美」對我來說,就像一首曲子裡突然跑掉的音符,旋律雖然依舊動聽,但那一瞬間的突兀,卻會在我腦中無限循環,令人心神不寧。我寧願從頭再演奏一次,也不願把這首「不完美」的曲子彈到最後。
我對畫畫有著近乎完美的執著,無論是學校的美術作業,還是團隊比賽,只要出自我筆下,就必須盡善盡美。相比其他同學,我總是花費更多時間琢磨細節,即使只剩下最後幾分鐘,我依然堅持一筆一畫都要細膩。我要求線條必須平順流暢,色彩必須飽和均衡,構圖必須完整而富有意境……這樣的堅持,為我贏來讚美與掌聲,卻也讓我不擅與人合作。
一次班級海報比賽,因為截稿日期緊迫,我不得不和朋友們共同作畫。每一條偏離草圖的線條,都像在挑釁我的底線;每一筆不小心超出框格的顏料,都像一根刺扎進我的心口。我努力壓抑心中的不滿,卻仍在建議裡藏不住帶刺的語氣。
我不明白為什麼明明作品是「完美」的,朋友們卻露出不快的神情?為什麼明明是大家一起完成的海報,他們望向我的眼神卻滿是失望呢?
直到有一天,我看了插畫大師齊藤直葵的一段影片,他說的話猶如醍醐灌頂:「有些畫師覺得自己只要交出完美的成果就好,不需要聆聽、不需要溝通。但其實,比起成果的精美,客戶可能更在意你能不能按時交稿、是否願意接受修改。有時候,與人合作的態度比畫技更重要。」
聽到這句話時,我腦海中閃過那些因為我的固執而神情落寞的朋友。或許,他們真正期待的不是一幅「完美無瑕」的海報,而是能和我這個朋友,一起開心地創作與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