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April Chiu
放學,停好車,下車前,我在駕駛座上轉身看著兒子:「寶貝,你覺得『很厲害的人』也會答錯嗎?」孩子先是搖搖頭,又遲疑了一下,在那一刻,靜默的車子裡,我忽然覺得,關於這題的答案,我也跟孩子一起遲疑了。
什麼是很厲害的人?很厲害的人,會犯錯嗎?犯錯後,還是很厲害的人嗎?在家庭與工作間角色頻繁互換的日常裡,我是否偶爾厲害、偶爾不厲害?我渴望進步,卻也時常擔心犯錯,不自覺的,竟也養成了追求完美的壞習慣,而這壞習慣,似乎從沒帶來任何好處,只是徒增壓力,甚至影響他人。
當我腦海被自己的提問困住時,耳邊傳來兒子稚嫩的聲音:「嗯!很厲害的人,也會犯錯。」這時,我百轉千迴的思緒,忽被一個簡潔有力的答覆鬆綁。而後,我的欣喜像被花簇擁的蝴蝶,在車內翩翩起舞。我欣喜,因為我知道兒子在那短促的時間裡,已明白我想跟他討論的,是今天他在課堂上,因答錯而哭泣的事;我欣喜,還因為兒子能直覺而自信地認為自己就是一個厲害的人;我欣喜,更因為兒子能在一次次的學習後,知道錯誤並不會使人變得不厲害。
而後,我們一起討論:「對,媽媽也跟你一樣,覺得很厲害的人也會犯錯。」兒子緊接著說:「但是,犯錯沒關係呀!」「對,犯錯沒關係。」我用雀躍而高亢的語氣,想讓孩子知道我多麼認同。「我們知道,犯錯只是為了讓我們知道自己哪裡還不會?然後給自己一個機會學習,對嗎?」「嗯!對。」兒子炯炯有神的樣貌,引我深思。
「不必怕犯錯,我們只需提醒自己,在犯錯後,要從中學習並解決問題,如此一來,就可以從很厲害的人,變成更厲害的人喔!」是我告訴兒子這些,卻也是我遺忘了這些。在對話當下,我感受到百般暖意,從兒子、從過去的自己,我接收了一份重要而溫暖的提醒,我將其視為禮物──不必過度擔心犯錯。
下車後,我牽起兒子小小的手,走在回家路上,我說:「今天犯錯時,心情還是會有一點不好,對不對?這很正常喔!抱抱好嗎?」我蹲下來,我們擁抱彼此,那一刻,我們撫慰了彼此曾經低落的情緒,更給足了彼此下回面對錯誤的勇氣,我感受到一股名為「我們都會犯錯,但仍然很厲害」的暖流,在我們之間流動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