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艾莉貓
暑假最後幾天,客廳總是上演著相同的戲碼。兩個孩子一大早就互丟抱枕在沙發上翻滾,即將升小二的妹妹用沾滿果醬的嘴巴宣布:「今天我要當公主,姐姐當獨角獸!」五年級的姐姐早已參透一切:「先把數學作業寫完再說。」
當冰箱裡的布丁快吃完時,孩子們才驚覺假期餘額不足:「什麼?明天就要開學?」妹妹的尖叫驚動在前陽台澆花的我。只見她光腳衝過來,像無尾熊般掛在我身上:「我不要上學,我要每天在家和媽媽做蛋糕、畫畫、看卡通、打電動。」她溼潤的眼角讓我想起去年開學,那個在校門口哭溼我整件襯衫的黏巴糖。
向來寵女兒的父親開啟諮商專業:「根據兒童心理發展,還是我們晚幾天再上……」我立刻往他嘴裡塞了餅乾打斷他。「寶貝你看」我變魔術般從身後拿出新書包:「妳可以背著最帥氣可愛的獨角獸書包去學校喔!」姐姐默契十足亮出殺手鐧:「生日還可以帶小熊餅乾跟玩具去分享呢。」
掛在妹妹臉上的眼淚鼻涕,突然被照射了遲緩光波,小腦袋飛速進行利益權衡,最後吸著鼻子宣布:「那……我先去上一天,看習不習慣。」轉身時還偷偷摸一把新書包上的亮片,全然沒發現媽媽和姐姐擊掌的得意手勢。
開學日清晨,我特意背上相機,意圖捕捉感人的十八相送。沒想到校門口人潮湧動,妹妹突然鬆開我的手:「媽媽,我蝴蝶結有沒有歪?」沒等我回答,她就跟著同學蹦蹦跳跳進校園,留我在原地舉著相機風中凌亂,不知所措。
回家路上買了兩杯珍奶跟先生慶祝「上學作戰成功」。吸著珍珠才恍然想起──去年此時,我也是這樣咬著吸管偷笑的。原來不是孩子離不開媽媽,是媽媽還沒準備好,孩子就已經長大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