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顏曉曉
在日常生活中,總會遇到讓人有所感觸的瞬間。前不久,我在電視上看到一則報導,一位視障人士在超商,請求店員幫他用熱水泡麵,卻遭到店員惡言相向。那一刻,我感受到他的無助和委屈,心中不禁感到難過。
這讓我想起前幾天在超市的經歷。當時店裡人潮洶湧,一位腿部殘疾的老先生,艱難地推著購物車走進來,他著急地請求一位店員幫忙尋找所需的商品。出乎我的意料,那位店員沒有任何不耐煩,立即展開行動,幫助那位老先生逐一收集購物單上的物品,等著排隊結帳的顧客也都表示理解,甚至有一位女士說:「沒關係,慢慢來,我們可以等!」
在那一刻,我深刻感受到同理心的力量。每個人都可能在生活中遭遇困難,我們在面對需要幫助的人時,應該將注意力放在他們的需求上,而不是只關注自己的不便。在這樣的情境中,即使只是一點點耐心,也能顯示出我們對他人的尊重和理解。「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句話時時提醒著我們,對待他人時應懷著同理心和包容。
我們每個人,都只是他人的過客,那些簡單的舉動,或許會成為他們心中一束光。無論是面對老人還是身障人士,我們更應有耐心與包容,讓關心的暖流穿過每個角落。對每一個求助的眼神,都不應冷漠相待。
在超市裡,看到這份溫暖的流動,深感欣慰。在生活中,懷抱同理心,讓理解與包容成為習慣,這個世界便會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