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23RF
文/顏曉曉
那天,我如常過馬路,卻被一輛疾駛而來的汽車撞倒,因腳踝受了重傷,被救護車送進急診,醫生告知需要盡快動手術。對方駕駛是一位王姓年輕男孩,他口口聲聲答應探望,但最終卻爽約,甚至不接我的電話。那一刻,我的失望和痛心無法言喻。
幸運的是,遇到醫術高明的醫生加上我先生無微不至的照顧,才不至於殘廢。然而,由於對方不聞不問,我不得不尋求法律幫助。在法庭上,因對方有明顯過失,經幾番周折後,他終於同意一次性支付我二十萬元的醫療費。然而,這一切只是一紙空談,他再次爽約,對我的電話也置之不理。我的心中充滿無奈和憤怒,對他的信任隨著他的行為化為泡影。特別是這筆醫療費原本是家人為我代墊的,沉重的負擔讓我更加難以釋懷。
在重新開庭後,法官譴責他的不負責任。聽到法官提到他已有前科,恐怕不符合緩刑條件時,這位王先生開始驚慌失措,不斷求我和解,表示願意分期付款。這讓我感到疑惑,為何一個工作十多年的人,卻拿不出這筆錢呢?
深入了解王先生的過去後,我才發現他的生活艱難。他的父親因酗酒而截肢,需長期照護;母親則因壓力過大而不幸罹癌身亡。這些沉重的家庭責任和壓力,迫使他在國中畢業後就北上工作,和輟學的妹妹一起分擔父親安養費用。更因為害怕貧窮,鋌而走險,最終入獄。
王先生告訴我,他現在經濟拮据,除醫療費,還需償還銀行貸款,甚至無法使用金融卡。他提到,曾考慮去地下錢莊借錢,聽到這,我驚訝不已,連忙勸他別這樣做。因為地下錢莊的債務只會使他的處境更糟,債務將如滾雪球,一輩子都無法擺脫。
出於對他的遭遇憐憫,我告訴他會向法官求情,同意讓他分期還款,前提是他必須面對現實。聽到這些話後,王先生感激不已,眼中流露出懺悔之情,反覆向我道歉,並保證會努力不讓我失望。他離開時,我特意為他準備了一份大餐,讓他帶回去享用。我希望這不僅是對他的關懷,更是一種鼓勵,讓他在逆境中找到一絲溫暖。或許將來,他能學會面對自己的過錯,實現真正的成長。
儘管這場意外讓我受到重傷,醫生告訴我腳踝的功能最多只能恢復七成,但我選擇原諒。我明白,人生道路上的每一位都可能犯錯,重要的是能夠從中學習,不再重蹈覆轍。如今,王先生已經不會再拒接我的電話,我也時常打電話關心他的狀況,彼此之間的互動彷彿成了朋友。我告訴他只要有誠意,在不影響生活的情況下慢慢還款即可。
雖偶爾想起這段經歷,心中仍有一絲痛楚,但我相信,無論未來如何,我都會選擇包容理解。對這位年輕人的憐憫,讓我更深刻體會到現實生活的不易。我希望王先生能記住這一課,勇敢面對未來人生的挑戰,不再逃避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