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時刻】寫作

文/陳珮珊 |2025.09.22
43觀看次
字級

文/陳珮珊

邊哭邊走,至少前進著,不至於原地沉沒。

元旦那日一篇報導引起我的好奇,網友發起「不ok也是ok的,在大安森林公園邊哭邊跨年」活動,致敬電影《愛情萬歲》,吸引了三千人到場並吸引CNN等國際媒體報導。有人說,這樣釋放了負面情緒,或許來年就能迎來新能量……。

於是我思索,出車禍以來,是什麼引領我走進那一片療癒的大安森林公園呢?是「寫作」吧,讓曾經身心皆傷的遊魂得以邊哭邊走。

與寫作的緣分卻在更早之前。有次看到「三重寫作班」開課,動念參加。教室很遠,一度猶豫卻仍報班。或許,心中有訴說的意念鼓譟,就可能讓人排開阻礙走向寫作。

班上的文學氛圍濃郁。任課老師顏艾琳以詩聞名,迷人處更在於以美好的生活態度演繹詩意;吳鈞堯老師是小說、散文及詩的三棲創作者,常一語道破學生創作盲點。心嚮往之,便也嘗試用文字為所思所想發聲。一如拍照需有攝影眼,寫作也會讓觀察變敏銳,於是大千世界五花八門一 一入眼,常被提煉出可愛、永恆的珍貴記憶。

「但寫作的路很寂寞,不能長期沒掌聲。」吳老師說。所以鼓勵學生投稿甚至參加文學獎。於是我一度開啟大量投稿模式,讓報刊主編成為我的指正與鼓舞,稿件退留間,創作質量果然快速成長。同學也成最佳支持者,作業檢討互提意見,為彼此作品見刊、得獎開心,文學路上有人同行實在幸運。而心中有「閱讀者」存在了,就會想溝通更多,於是行有餘力,又到台北市閱讀寫作協會、耕莘文學研習班等處短期進修。一切成基底,滋養了我。

「妳的寫作應該要有主題性。」有次吳老師提醒。彼時的確依憑靈感隨意抓取題材,我將叮囑放心上,卻沒方向感,直到發生車禍……。骨折苦復健痛,醫療朦朧,官司難測,人性搖擺,車禍觸及的層面超過想像,百般滋味在心卻難以言說。「這不就是我該書寫的主題?車禍受害當事者觀點,替自己也為他人發聲?」

於是有了不同於單篇寫作的思路,欲探索得更廣更深。想著,事件裡除了絆人的石與坑,也有甘霖與花香啊。禍事難道只能以壞事的名義存在嗎,能否添加標籤讓它長出新面孔?以創作梳理,愈寫愈明白,有時竟能直面創傷。甚至在某些糾結現場,如調解、開庭,還能將自己抽離為旁觀者,觀察尋找書寫亮點。這樣不僅舒緩了焦躁,有時甚至能阿Q的想,愈苦愈能發酵成美文呢。於是當下就不只是承受,而是正為將來的收成揮汗耕耘,如此,便也撐過了幾回困頓。

只是,有些初始下不了手的題材還是熬成為難。當日子走上正軌,再提筆就得強迫自己重回記憶裡的暗黑現場。「何不放過自己?」我也困惑。此時他人的著作給了指引,林黛嫚的《彼身》書寫罹癌,她選擇面對創痛,見證自己的歷史。江佩津的《修復事典》寫自殺者遺族,她也曾自我懷疑:「把事情寫出來究竟能做到什麼?」但終究出書,希望看見時間經過,也為或許需要的某一人而寫。

所以繼續寫吧。記下的眼淚與困惑,也許能釀成微笑。想永遠遺忘的,有處安放也好離手。書寫下的所有,或許有一天,也能成為他人邊哭邊走時的陪伴與答案。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