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也能達頂峰

 |2025.09.21
321觀看次
字級

文/本報綜合報導

「平凡者能否成功?」這個問題,從來不是問努力夠不夠,而是當不被期待的時候,能不能適時做好準備。在不斷吹捧「天選之人」的時代,一些自認「平凡」的人被迫活在陰影裡。但從社會學、心理學與現代發展理論角度來看,「平凡」既不是宿命,也不是結局。人生的翻轉,往往不是來自天賦優勢,而是來自長期對現實的深刻理解,以及價值觀的主動重構。

多元包容 階級流動

現代社會在媒體、教育與商業敘事中,不斷強化「卓越」的標準——學歷、收入、外貌、才華、話語權等。這些標準背後可能是資本主義與菁英文化所設定的框架,讓大多數人自覺是「平凡」。但事實上,所謂平凡通常只是尚未被看見的潛力或不被主流肯定的價值,雖不符合菁英標準,卻不等於沒有價值。

對個人而言,翻轉人生是從「被動接受」到「主動建構」的心靈解放。這一過程強化了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使個體不再是命運的奴隸,而是自己生命的主人。透過此轉變,平凡者不僅能實現生活品質的提升,獲得心靈的尊嚴與存在的價值感。這種由內而外的變化,是心理健康與生活滿意度提升的關鍵。

從社會層面看,「平凡者翻轉」意味著社會結構的活化與多元價值的承認。當「成功」不再是少數菁英的專利,而是被賦予更多元的定義時,整體社會便更具包容性與韌性。這種包容性促進階級流動,打破固化的結構性障礙,也推動公平正義的實踐。

生命蛻變 翻轉契機

當今社會普遍崇尚卓越與非凡,透過心理學與社會學觀點,人們可以理解平凡之人如何在自我認知、行動策略與社會結構中尋找翻轉的契機,達成生命本質的蛻變。

1 建立自我效能感

平凡者可以透過達成小目標,逐步累積自我效能感,增強對自身能力的信心。這種信心促使他們勇於挑戰更高難度的任務,形成良性循環,逐漸改變既有的自我定位。

2 培養成長型思惟

相信能力與智慧可透過努力與學習提升,這是翻轉的重要心理基石。這種思惟促使平凡者積極面對困難與失敗,不將挫折視為能力的終結,而是成長的契機。

3 重塑角色認同

平凡之人透過重新定義自我身份,將自己視為能掌控命運、持續成長的行動者,激發更積極的行動與持續的努力,改變生命軌跡。

4 運用社會資本

翻轉人生不僅依賴個人能力,也仰賴社會資源。透過建立有效的人際網絡,平凡者可獲得支持、機會與資訊,為自身成長提供外在條件。

5 重新自我詮釋

在日常社會互動中,個體可以透過改變對自我與他人的訊息詮釋,重新定義「平凡」的意義。這種意義的重塑能幫助平凡者改變自我期望與他人態度,為積極行動提供心理建設。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