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豐瓷刻傳承人】陳銀付 一事做極致不枉此生 文/伍婧丹 |2025.09.21 語音朗讀 42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在江蘇鹽城大豐瓷刻展示館,陳銀付坐在工作台後。圖/新華社陳銀付瓷刻作品〈咆哮〉。圖/新華社陳銀付瓷刻作品〈啼鳥枝頭〉。圖/新華社 文/伍婧丹叮叮咚咚、叮叮咚咚,一枝鋼鑿、一把鐵錘在瓷面上敲打成點,積點成線、再成畫面。一隻麋鹿在瓷盤上躍然而出,這就是被稱為瓷器上的「刺繡」︱︱大豐瓷刻。俗話說,「沒有金剛鑽,不攬瓷器活」。大豐瓷刻以瓷器為載體,以鋼鑿、鐵錘為工具,利用瓷器本身特有的質地和鑿刻後產生的崩瓷效果,將深淺不一、疏密不同、長短不齊、有粗有細、有虛有實的鑿刻技法與刀法結合在一起。 江蘇大豐民間自古就有逢紅白大事時,眾鄰居或親友借碗盅給主家辦事的習俗。為區別碗盅所屬,各家在其碗盅底部鑿刻姓氏或特殊記號,後有人在碗盅壁面鑿刻花草、動物以及人像,大豐瓷刻由此萌生、流傳。二○二一年五月,大豐瓷刻被列入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觀有墨色,觸有手感在江蘇省鹽城市大豐區恆北文創街的大豐瓷刻展示館裡,陳銀付專注地看著眼前的瓷盤,手中的鐵錘對準鋼鑿,穩穩地敲著一下又一下。作為大豐瓷刻第五代傳承人,今年四十六歲的陳銀付從事瓷刻技藝已有三十餘年,幼時就受祖父啟蒙接觸到瓷刻並喜歡上這門手藝,長大又進入美術院校深造,專注傳承發揚大豐瓷刻,之後又陸續前往全國各地的知名美院研修學習,不斷提高技藝。人物、山水、花鳥、書法……著墨於紙上的事物,陳銀付都努力「繡」於瓷器之上,觀有墨色,觸有手感,既有灑脫的書畫筆墨之韻,又有濃烈的金石雕刻之趣。大豐瓷刻工藝流程主要包括設計、渡稿、雕刻、賦色、整理、裝飾等步驟。其中,雕刻是核心環節,精度要求極高,要求留瓷技藝精準,使作品與設計稿樣嚴絲合縫。得益於深厚的美術功底,陳銀付將油畫、國畫、書法等各種技法與瓷刻工藝巧妙地融為一體,摸索總結出點刻、單畫線、深色釉雕、瓷刻巧雕等大豐瓷刻特色技藝,提升了瓷刻的藝術表現,拓寬了瓷刻的藝術表現形式。擇一事,終一生作為非遺傳承人,陳銀付積極投身於教學工作,致力於培養大豐瓷刻的新一代傳承人。他在鹽城工業職業技術學院非遺學院工藝美術品設計專業任教,他的學生在各類比賽中屢獲佳績,成為大豐瓷刻傳承的新生力量。此外,陳銀付還積極參與國內外的文化交流活動,透過展示和講解大豐瓷刻作品,讓更多的人了解這一獨特的非遺技藝。「擇一事,終一生」,從事非遺瓷刻技藝三十餘年,陳銀付感悟道:「人的一生很短暫,能把一件事情做好、做到極致,就是不枉此生了。」新華社港台部供稿 前一篇文章 【網路講書人】趙健 讓更多人愛上閱讀 下一篇文章 【東台髮繡傳承人】陳伯余 從傳承中走向未來 熱門新聞 01【詩】山水的盛宴2025.09.1602香港佛光道場 供僧道糧回向十方2025.09.1503洋溢三好感動 佛光山僧信作品聯展2025.09.1604【遊藝筆記】蘇東坡的定惠院海棠2025.09.1605航太國防展 將聚焦無人機2025.09.1506拳擊女將黃筱雯 奪世錦賽第3金2025.09.1507淡江大橋合龍 締世界級地標2025.09.1708外媒:陸邀川普訪北京 關稅恐成川習會障礙2025.09.1509一日游泳課 盲童游向光明2025.09.1510斯文豪氏赤蛙 2025.09.15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東台髮繡傳承人】陳伯余 從傳承中走向未來【網路講書人】趙健 讓更多人愛上閱讀【「搭伙兒CHAOS」主理人】馮欣雨 菜市書屋做文化平台【杭錦後旗愛心志願者協會創辦人】高保雲 平凡善舉造就大愛【網紅博主】龔向桃 真實生活日常最吸睛【剪紙藝術家】高少萍 推動剪紙藝術走向世界